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济南市德国小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济南市德国小蠊 (BlattellaGermanica)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 ,指导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 :药膜接触法。结果 :野外品系德国小蠊与敏感品系比较 ,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残杀威、DDVP的抗性系数分别为 10 .2 2、3 .2 1、1.18、1.19。结论 :济南市德国小蠊对 4种杀虫剂的敏感性不一 ,在害虫防制时须选择使用适当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2.
杀虫气雾剂根据溶剂不同可分为油基型、酊基型和水基型,目前我国使用较为普遍的是油基型,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杀虫气雾剂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合理、经济、安全使用杀虫剂,我们对3种不同溶剂的杀虫气雾剂在实验室进行了对家蝇的杀灭效果测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观察异杀鼠酮钙与杀鼠灵、敌鼠钠和第二代抗凝血剂大隆对农村鼠类的毒杀效果。方法选择济南市历城区王家村、宿家村、靳家村和宿家张马村。0.05%异杀鼠酮钙油粘混合毒饵和0.05%敌鼠钠均采用连续4 d投饵法,平均每户投饵量为0.4 kg;0.05%杀鼠灵小麦采用一次性投饵法,平均每户投饵量亦为0.4 kg;每间房间放5堆,每堆5 g。0.005%大隆大米毒饵采用间断式投饵法,每隔7 d投饵1次,共投3次,每间房间放3堆,每堆5 g,平均每户投饵量为0.25 kg。夹夜法考核毒杀效果。结果异杀鼠酮钙与敌鼠钠浸泡混合干燥毒饵的毒杀效果均为100%,且与杀鼠灵(96.65%)(μ=0.61,P0.05)、大隆(94.49%)(μ=0.57,P0.05)和敌鼠钠小麦毒饵(97.05%)(μ=0.58,P0.05)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0.05%异杀鼠酮钙油粘混合毒饵对鼠类的毒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国产胶饵对大型地下农贸市场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方法使用国产胶饵(有效成分为2%吡虫啉)按2点/m^2施于德国小蠊出没处。结果试验组用药后第10、20、30、45、60、75、90天密度分别为1.5、1.7、2.1、1.7、1.2、1.0、0.5只/盒,灭效分别为92.6%、91.6%、89.8%、91.6%、94.1%、95.1%、97.5%,90d内的平均密度指数为1.39只/(盒·夜),平均灭效为93.2%。结论国产2%吡虫啉胶饵应用于大型地下农贸市场杀灭德国小蠊具有较好的快速杀灭作用,且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5.
我们将5%氯氰菊酯配制成的微乳剂和可湿性粉剂对蚊、蝇、蜚蠊等卫生害虫的室内药效进行了测试和比较,为合理选择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星级宾馆鼠类侵害情况,探讨长期有效的灭鼠技术。方法用100格粉板法对餐饮区、设备区、院落、商务中心、咖啡厅、洗衣房、客房区及办公室8个不同区域,以及餐饮区的面点间、副食仓库、炒菜间、蔬菜粗加工间、餐厅(包括雅座间)、更衣室及办公室7个不同区域分别调查鼠侵害情况,再用0.005%溴敌隆玉米毒饵连投6 d,于灭鼠后10 d时实施生态学灭鼠法,包括设置挡鼠板、防鼠网、堵塞通道及环境治理等内容。每隔2个月测定一次灭鼠效果,连续观察12个月。结果餐饮区鼠密度最高,其次是设备区及院落,其平均每板踏个数分别为18.93个、15.60个及10.96个;餐饮区鼠密度以面食间最高,其次是副食仓库、炒菜间、蔬菜粗加工间,其平均每板踏个数分别为43.13、39.33、35.31及30.09个。毒饵灭鼠21 d时的效果为96.65%。实施生态学灭鼠法后2、4、6、8、10及12个月时的灭鼠率分别为96.85%、92.41%、89.26%、87.00%、83.84%及81.87%,平均灭鼠率为83.25%。结论餐饮区、设备区及院落鼠侵害最重,毒饵灭鼠法与生态学灭鼠法相结合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灭鼠方法,可以长期控制宾馆环境鼠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生态学灭鼠法对巩固大型宾馆鼠密度的作用,为今后灭鼠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而鼠害较重的大型宾馆4个,先用0.005%溴敌隆玉米毒饵连投6 d统一灭鼠,然后再将4个宾馆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追加生态学灭鼠法,另一组不追加任何灭鼠措施,观察6个月内2组鼠密度的差别,用100格粉板法测定鼠密度,计算灭鼠率。结果4个宾馆采用0.005%溴敌隆玉米毒饵后灭鼠效果分别为96.92%、97.06%、96.82%和97.53%,总灭鼠率为97.12%;在6个月的观察期内,追加生态学灭鼠法的2个宾馆鼠密度回升很慢,一直保持在很低的水平,到6个月时鼠密度比毒饵灭鼠后仅增加了2.97倍。不追加任何灭鼠措施的2个宾馆鼠密度回升很快,毒饵灭鼠后至6个月时鼠密度增加了34.34倍,2组鼠密度相差31.37倍(u=22.24,P<0.01)。结论毒饵灭鼠后追加生态学灭鼠法是一种既安全高效又长期有效巩固灭鼠成果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强力毕那命40和强力毕那命40+益多克10两种电热片蚊香用杀虫剂配方进行了实验室生物效果测定。试验结果显示:此两种电热片蚊香配方对蚊虫均具有较好的驱杀效果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红蜻蜓”、“金鸡冠”两种气雾杀虫剂对淡色库蚊和家蝇的灭效。用密闭圆筒法测出“红蜻蜓”对淡色库蚊的击倒中时(KT_(50))为1.17min,对家蝇为1.10min;“金鸡冠”对淡色库蚊和家蝇的KT_(50)分别为1.36min、0.57min。模拟半现场试验,测得“红蜻蜓”对蚊蝇KT_(50)为7.53min、5.19min;而“金鸡冠”对蚊蝇KT_(50)分别为7.08min和5.32min。  相似文献   
10.
采用GB13917.1-92喷射剂的室内药效测定方法中的直接喷雾方法,测试相同配方不同溶剂杀虫剂放置不同时间的杀虫效果。结果:3种杀虫原药在煤油制剂中的药效最好,KT50值下降率最小,但从安全经济、稳定有效等方面综合考虑,加入适当的乳化剂和稳定剂,以水体溶剂应为室内卫生杀虫剂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