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颈动脉硬化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由于大多数颈动脉硬化没有临床症状,所以常常被忽视。随着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这"三高"患者数量的日趋增多,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高。因此,早期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检出率尤为重要[1]。本文总结分析了415例颈部动脉超声声像图,通过总结不同年龄患者不同部位动脉硬化程度的评价,重点分析比较右锁骨下动脉起始处与双侧颈总动脉分叉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上风湿点、商曲、滑肉门、中脘穴以中医腹针全息理论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与常规穴位针刺配合中药作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疗效优于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针疗法既能发挥体针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且痛苦小并避免了因局部刺激而导致疗程延长。  相似文献   
5.
秦君  贾蓉 《陕西中医》2010,31(1):90-90,12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拔罐及科学的功能锻炼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配合拔罐及科学的功能锻炼法;对照组50例,采用针刺配合一般的锻炼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6%。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拔罐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功效,配合功能锻炼,可纠正患肢不良姿势,增强患肢肌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目前标准治疗方案以分子靶向药物为主,但耐药进展后的治疗手段和疗效有限。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该类患者耐药后的临床应用正在探索中。为观察真实世界中的实际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了 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 NSCLC患者靶向耐药后接受免疫联合治疗的疗效和毒性。方法:收集 2019年 1月至 2020 年 6月期间在四川省肿瘤医院确诊的 EGFR敏感突变晚期肺腺癌患者共 32例。所有患者均在靶向治疗进展后接受 了程序性死亡受体 1(programmedcelldeathprotein1,PD 1)抑制剂联合化疗或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对其无进展生 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responserate,ORR)以及常 见免疫不良反应进行初步的观察和分析。结果:32例晚期 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均携带19DEL或 L858R突变,一线 分别采取 1、2或 3代 EGFR TKI靶向治疗。一线 1、2代 EGFR TKI治疗耐药后出现 T790M突变者转为奥希替尼治 疗。在靶向耐药后予以不同 PD 1抗体联合培美曲塞和顺铂化疗,或再联合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治疗。总的 ORR 为 43%,疾病控制率 67%,PFS7.1个月,OS11.7个月。不同 EGFR突变类型、PD 1抑制剂、联合治疗方案以及治疗 期间放疗与否与 PFS无明显相关性(P>0.05)。未合并 T790M突变患者的 PFS较出现 T790M突变者有延长趋势 (8.7个月 vs5.1个月,P=0.017)。患者总体耐受性较好,未出现明显新的免疫毒性反应。结论:EGFR敏感突变的 晚期肺腺癌靶向耐药人群能从免疫联合治疗中获益,且毒性可控。后续将通过多中心进一步扩大样本,明确免疫治 疗的获益人群,以及联合方案、突变亚型等对疗效和毒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天气干燥的时候,有些妈妈会发现宝宝偶尔有鼻子出血、牙龈出血的情况,有的宝宝在感冒咳嗽几天后.小脸上还会出现一些针尖大小的出血点。难道宝宝有什么血液病吗?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宫外孕行腹腔镜手术共50例。手术指征为:有停经史,尿HCG阳性或血HCG高于正常,B超提示盆腔附件有明显包块,或伴有盆腔积液。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患者术后恢复快、切口小、疼痛轻。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由于近年来人工流产和妇科  相似文献   
9.
贾蓉  赵芝婷 《陕西中医》2010,31(5):589-590
目的:应用腹针疗法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方法:上风湿点、商曲、滑肉门、中脘穴以中医腹针全息理论配合中药治疗肩周炎与常规穴位针刺配合中药作为对照组各30例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总有效率为93.3%,疗效优于对照组传统体针配合中药疗法(8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针疗法既能发挥体针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且痛苦小并避免了因局部刺激而导致疗程延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尿管拔除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将102例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实验组术后第4天夹闭尿管,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患者自行排尿。对照组术后第4天开始训练膀胱功能,夹闭尿管3~4 h放尿1次,第7~10天患者有尿意感后拔除尿管,患者自行排尿。结果:两组相比较,实验组尿路感染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及早拔除尿管可以减轻下尿路不适症状(P=0.005),而两组患者急性尿潴留需要再次插尿管发生率和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及早拔除尿管可减轻下尿路不适症状,降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拔管前不需要训练膀胱功能,直接拔除尿管,不增加尿潴留和再次插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