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应用微波联合药物治疗的60例宫颈糜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设立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60例仅应用药物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随访时间3个月-1年。多数患者术后10~15d内有较多水样阴道分泌物,未给予特殊处理;复查创面,对散在渗血点,局部使用止血药或电凝止血,填塞后痊愈。较少有不良反应。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联合药物治疗宫颈糜烂疗效优于单一应用药物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缝合技术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1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内缝合技术,其中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16例、卵巢囊肿剥除69例、子宫肌瘤剔除35例、输卵管切开取胚45例、腹腔镜下输卵管成形及输卵管造口18例、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2例、腹腔镜vecchietti下阴道成形术30例、子宫悬吊术5例。210例手术中因副损伤行膀胱、肠管修补各1例。结果:210例手术顺利完成,均达到同开腹手术同样的效果。结论:腹腔镜下缝合技术解决了术中止血及脏器损伤修补,恢复脏器解剖及生理功能等问题,虽然操作难度较高,但掌握娴熟的镜下缝合技术,则可使腹腔镜下手术无论在方法上,还是过程上可取得同开腹手术同样的结局。  相似文献   
3.
贺青文  王建锋  杨继 《中国药师》2022,(8):1305-1316
摘要:目的:探索藏花酸(CRO)通过激活肝激酶B1(LKB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通路对改善妊娠糖尿病(GDM)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方法:选取雌、雄SD大鼠在发情期进行交配,孕鼠通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GDM大鼠模型。造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CRO低(CRO-L,20 mg·kg-1)、中(CRO-M,40 mg·kg-1)、高(CRO-H,60 mg·kg-1)剂量组、Radicicol组(LKBI抑制剂,40 mg·kg-1)、CRO-H+Radicicol组(60 mg·kg-1?CRO+40 mg·kg-1?Radicicol),每组10只。药物组、抑制剂组分别以尾部注射相应剂量的药物、抑制剂干预,其余各组给予生理盐水。干预结束后,分别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评价胰岛素抵抗情况;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含量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评价血脂及全身炎症变化;最后分离大鼠胰岛组织,观察其病理改变并检测AMPK通路相关蛋白LKB1、p-LKB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p-HDAC4、AMPK、p-AMPK的蛋白表达及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变化。结果:模型组和Radicicol组大鼠胰岛组织炎性浸润及病理损伤严重,IL-6、TNF-α、病理评分、FPG、FINS、HOMA-IR、TC、LDL-C、TG、p-HDAC4/HDAC4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0.05),p-AMPK/AMPK、p-LKB1/LKB1显著降低(P<0.05);经CRO干预后,大鼠IL-6、TNF-α、病理评分、FPG、FINS、HOMA-IR、TC、LDL-C、TG、p-HDAC4/HDAC4较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p-AMPK/AMPK、p-LKB1/LKB1显著增加(P<0.05)。给与Radicicol可逆转CRO对GDM大鼠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CRO可增强GDM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大鼠胰岛组织病理损伤以及全身炎症水平,该作用可能依赖于激活LKB1/AMPK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4.
贺青文  张慧  杨继 《疑难病杂志》2011,10(9):707-70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30例,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腹腔镜组30例手术成功,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无尿潴留及继发感染发生。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肛门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开展推广。  相似文献   
5.
深静脉栓塞(DVT)是孕产妇在孕期、产时和产后尤其剖宫产术后容易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美国孕产妇死亡中,17%是由于静脉血栓栓塞所致[1].现将我院近10年来剖宫产术后并发DVT 15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氟康唑3日疗法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 1日至 2 0 0 2年 7月 1日对 12 0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采用同剂量不同治疗时间的氟康唑 (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治疗。病例来源于我院门诊就诊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 ,年龄 2 0~ 6 5岁 ,按 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6 0例。两组一般情况、年龄、职业、身体状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 >0 0 5 ) ,有可比性。方法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诊断标准 :( 1)病史 :外阴阴道瘙痒、外阴阴道烧灼感或刺激感。 ( 2 )外阴潮红、外阴水肿、外阴表皮脱落、阴道潮红、阴道分泌物多呈微乳块状。 ( 3)念珠菌镜检阳性。分别于…  相似文献   
7.
8.
分析了 43例因妇产科急症行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资料。 43例中病因依次为宫缩乏力 (3 0 .2 3 %) ,胎盘植入 (2 3 .2 6 %) ,子宫破裂 (1 6 .2 8%)等。认为 :妇产科一些急症经保守治疗不能达到目的而采取子宫切除术 ,是挽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经阴道瘢痕憩室修补术治疗子宫瘢痕憩室的效果,建立支持经阴道手术治疗子宫瘢痕憩室的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收治的32例剖宫产瘢痕憩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接受经阴道瘢痕憩室修补术以及腹腔镜瘢痕憩室修补术治疗,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相关临床数据和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与对照组(8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46±4.65)ml]与对照组[(54.59±3.48)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02.59±5.19)min]少于对照组[(130.78±4.5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9 620.65±48.65)元]低于对照组[(14 124.56±50.48)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世卫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分、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治疗方式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西安市第四医院2006年1月~2012年11月68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案及治疗结局。结果:①超声介入组与子宫动脉栓塞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有显著差异;HCG转阴时间有差异;②超声介入组与子宫动脉栓塞组术后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及黏膜损害无显著差异;术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超声介入组与子宫动脉栓塞均可有效地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②子宫动脉栓塞组术中出血量较少;超声介入组住院费用较低,术后疼痛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