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差异。方法:应用包含44000条人类全长基因的寡聚核苷酸芯片检测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并比较两者之间存在明显上、下调的表达差异基因,随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进行验证分析。结果:基因芯片筛选出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l)在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明显,在肝癌组织中明显升高,经RT—PCR和Western blot证实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Sirtl基因的表达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55例行腹腔镜经脐两孔法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A组),53例行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B组)。结果:10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单侧手术时间平均(10.5±2.8)min,双侧手术时间平均(16.5±2.1)min,术中出血量(2.5±0.4)ml,平均住院(2.0±0.4)d,住院费用(4 782.0±58.3)元,与B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年以上,均无复发,A组中4例患儿发生腹股沟区疼痛,B组11例,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具有切口更隐蔽、疼痛更轻微的特点,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安全性与传统入路相比无明显差异,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腹腔镜穿孔修补术联合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27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胃穿孔149例,十二指肠穿孔124例.134例行腹腔镜穿孔修补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研究组),139例行剖腹穿孔修补加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化腹腔镜腹腔内置补片术(total peritoneum 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TPIPOM)治疗股疝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TPIPOM治疗32例股疝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并与同期30例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TPIPOM组手术时间[(32.8±5.4)min vs.(62.4±8.2)min]、术中出血[(8.1±4.0)ml vs.(36.1±7.1)ml]、下床活动时间[(1.2±0.3)d vs.(1.9±0.3)d]、术后疼痛持续时间[(1.2±0.5)d vs.(2.1±0.7)d]、住院时间[(4.3±1.1)d vs.(5.6±1.5)d]、术后异物感发生率(0 vs.17%)、住院费用[(5 200.0±750.2)元vs.(8 301.1±800.2)元]均优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0.2±8.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完全腹膜化腹腔镜腹腔内置补片术治疗股疝安全、有效,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不易复发、无异物感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微波治疗闭合性肝外伤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将47例闭合性肝外伤患者分为腹腔镜联合微波组(A组,n=25)与开腹手术组(B组,n=22);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康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相对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微波治疗闭合性肝外伤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治疗闭合性肝外伤的另一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单盲将10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53例(A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对照组50例(B组)行常规开腹术,对比两组病人术中、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肠功能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微创、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单纯微波消融,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微波消融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65例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微波消融治疗组(30例)和微波消融治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组(35例),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扫描,并按病灶大小分为A...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研究腹股沟区以及内环周边局部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补片修补术(TIIPOM)提供准确的临床应用解剖.方法 尸体18具,男11具,女7具,共36侧,解剖腹股沟区以及内环周边结构,测量该区域神经及血管与相应解剖学.结果 髂腹下神经髂前上棘内侧(4.10±0.89)cm处穿越腹内斜肌,在距耻骨联合上缘(5.02±1.46)cm处穿过腹外斜肌腱膜;髂腹股沟神经在髂前上棘内侧(3.09±0.81)cm处穿过腹内斜肌,于耻骨结节上方距耻骨联合上缘(3.84±0.89)cm处穿过腹外斜肌腱膜;建立内环周边局部解剖学模型.结论 量化测量腹股沟区重要结构以及建立内环周边局部解剖学模型对减少TPIPOM术中、术后并发症可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