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MSH2、hMLHl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及50例胃炎组织中hMSH2、hMLH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胃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40例胃癌标本中,hMSH2减低表达率为35%,hMLH1蛋白降低表达率为72.5%;淋巴结转移阳性的胃癌中,hMSH2、hMLH1蛋白表达明显减低。结论:hMSH2、hMLH1蛋白可能与早期胃癌和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1例NSCLC标本及19例癌旁组织中MMP-9、TIMP-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NSCL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41例NSCLC中,MMP-9和TIM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9%和58.5%,MMP-9和TIMP-1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显著相关(P<0.05)。结论:MMP-9、TIMP-1与NSCL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小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螺旋CT血供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红利  贺伯伟  吴方雄  王丽娜 《医学争鸣》2007,28(17):1597-1599
目的:探讨小肝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螺旋CT血供分型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3例小肝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并与患者的螺旋CT双期扫描血供分型特征对照.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与门静脉癌栓形成有关(P《0.05),与肝癌组织学分级、肿瘤包膜形成和肿瘤大小无关;肝动脉供血型的小肝癌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高于门脉供血型(P《0.05)和少血供型小肝癌组织(P《0.01).结论: VEGF在小肝癌组织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它可以作为小肝癌抗血管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4.
开胸术后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990年 4月至 1999年 4月 ,对 2 878例胸部肿瘤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其中 10例术后合并乳糜胸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例中 ,除 2例为肺癌术后合并乳糜胸外 ,其余为中上段食管癌术后合并乳糜胸。原术式 :2例肺癌分别行肺左上叶、右上叶切除 ;4例食管癌经左胸手术切除及胸顶吻合 ,3例经右胸、左颈、上腹正中三切口手术 ,1例经左胸左颈两切口手术。乳糜胸出现时间为术后第 1~ 17天 ,引流量为 5 0 0~ 3 0 0 0ml ,颜色为淡黄色、橙黄色或乳白色。除 1例左侧肺癌术后合并乳糜胸经保守治疗治愈外 ,其余采取 2次开胸手术结扎胸导…  相似文献   
5.
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恶性胸膜间皮瘤是一种与石棉接触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及持续胸痛为特征,从出现症状到死亡数周到数年不等。其诊断及治疗颇为棘手,且发病率在逐步增长,研究显示,上世纪40年代出生的男性中死于间皮瘤者约占总死亡数的1%。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0~64岁男性的发病率大约是30~34岁的发病率的10倍。绝大多数病例是由于30~40岁以前接触石棉所致。目前对该病的治疗仍存在争议,治疗仍以缓解症状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a-平滑肌肌动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方法:对29例肝癌、19例癌旁组织进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a-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a-平滑肌肌动蛋白染色阳性的非成对动脉进行计数,结合肝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与门静脉癌栓形成有关,与肝癌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包膜形成无关;肝癌组织中非成对动脉计数水平高于癌旁组织,非成对动脉计数与组织学分化分级有关,与肝癌包膜形成和门静脉癌栓形成无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与肝癌组织中非成对动脉计数有关。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肝癌的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肝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围术期的处理。方法对41例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92.6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34%,在院死亡1例(2.44%)。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前应充分准备,严格控制适应证,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围术期管理,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hMLHl蛋白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胃癌及50例胃炎组织中hMSH2、hMLH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胃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40例胃癌标本中,hMSH2减低表达率为35%,hMLHl蛋白降低表达率为72.5%;淋巴结转移阳性的胃癌中,hMSH2、hMLHl蛋白表达明显减低.结论:hMSH2、hMLHl蛋白可能与早期胃癌和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肝癌发生过程中结节性病变的肝窦毛细血管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8例肝癌、9例高度发育不良结节、13例低度发育不良结节、22例肝硬化结节组织中CD34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CD34的表达在肝癌组织和发育不良结节组织之间以及高度发育不良结节与低度发育不良结节、肝硬化组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肝癌发生过程中,肝脏结节中肝窦毛细血管化程度与结节恶性度的进展密切相关,CD34表达程度可能对于肝癌发生过程中结节病变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