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黄芩苷/黄芩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抗药性的逆转作用,并初步探索其逆转机制。方法:以平皿法测定黄芩苷/黄芩素与苯唑西林对MRSA的协同抗菌效力;以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黄芩素协同苯唑西林对MRSA生长密度的抑制作用;以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胶乳凝集试剂盒检测黄芩苷/黄芩素对PBP2a生成的抑制效力。结果:黄芩苷/黄芩素联合苯唑西林对临床分离的MRSA有显著的协同抗菌作用,16μg·mL-1的黄芩素即可显著逆转MRSA对苯唑西林的高度耐药;黄芩苷/黄芩素对MRSA产生PBP2a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黄芩苷/黄芩素可通过抑制MRSA产生PBP2a来逆转其对苯唑西林的高度耐药,这一现象从理论上为临床治疗MRSA感染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口崩片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6只受试兔随机分成2组:单剂量交叉口服氟比洛芬口崩片1片(50 mg/片)和普通片1片(50 mg/片),于一定时间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4 h内的血浆药物浓度.采用DAS2.0软件对有关参数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氟比洛芬口崩片和普通片T_(1/2)(h)分别为(7.072±1.102)和(6.338±1.913),C_(max)(μg/ml)分别为(11.473±0.542)和(11.558±0.437),T_(max)(h)分别为(0.292±0.102)和(0.917±0.129),auc(0-t)(μg/ml·h)分别为(77.441±10.677)和(76.741±11.890),AUC(0-∞)(μg/ml·h)分别为(84.836±12.588)和(83.305±16.980).氟比洛芬口崩片平均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7%.结论 氟比洛芬口崩片与普通片具有生物学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两个不同厂家的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剂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对20名男性健康自愿受试者采用两制剂、两周期自身双交叉设计方法,口服单剂量试验药物(重庆市庆余堂制药有限公司)或对照药物(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3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清中药物浓度,用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试验药物与对照药物的半衰期(t1/2)分别为(6.380±0.592)h和(6.412±0.511)h,达峰时间(nmax)分别为(0.925±0.294)h和(1.175±0.452)h,峰浓度(Cmax)分别为(3.753±0.609)μg/mL及(3.606±0.605)μg/mL,0~36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36)分别为(31.773±3.742)μg·h/mL72.(31.640±3.141)μg·h/mL,0~∞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32.597±3.786)μg·h/mL及(32.426±3.163)μg·h/mL。试验药物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7±8.4)%。结论两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梳理既往接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Center for Food and Drug Inspection of NMPA,CFDI)临床试验数据的现场核查情况,分析和探讨2020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 Practice, GCP)实施后,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常见问题的关注点及要求,以期为临床试验的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自2015年7月22日以来接受CFDI数据现场核查的不合格情况,共计21个项目接受临床试验核查,不合格项135条。针对既往不合格项中的常见问题,分析2020版GCP和现场核查的关注点及要求。结果:既往不合格项主要集中在过程记录及检查检验数据溯源、方案执行、安全性事件记录、试验用药品的管理与记录、生物样品流通管理、相关数据链的完整性等方面。2020版GCP与现场核查要点对于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常见问题与既往要求有较大差异。结论:在新形势下,需改变既往观念和规则,根据2020版GCP和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现场核查的关注点及要求开展药物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5.
复方异丙安替比林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异丙安替比林片在健康人体内药动学特征。方法12名受试者随机交叉单次空腹口服复方异丙安替比林片1、2、3片(每片含异丙安替比林220mg、苯海拉明20mg);另12名受试者多次给药1片,连续10次,每8小时服药1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和尿中异丙安替比林、苯海拉明的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多次和单次给药(1片)后苯海拉明的峰浓度(Cmax)分别为(143.75±33.995)μg/L和(63.608±56.908)μg/L,终末半衰期(t1/2x)分别为(16.619±26.588)h和(9.507±4.932)h;曲线下面积(AUC0-4)分别为(1226.022±476.67)h·μg/L和(470.161±219.52)h·μg/L。多次和单次给药(1片)后异丙安替比林的Cmax分别为(3220±1304.781)μg/L和(3252.083±1135.837)μg/L,终末半衰期(t1/2x)分别为(3.029±1.856)h和(2.826±1.211)h;AUC0-4分别为(6522.007±1714.091)h·μg/L和(8055.037±2418.651)h·μg/L。20mg苯海拉明多次给药后平均稳态高峰血药浓度(Cmaxss)为(143.750±33.995)μg/L,平均稳态谷浓度(Cminss)为(49.225±39.187)μg/L,平均稳态浓度(Cavss)为(65.399±14.942)μg/L,多次给药后的波动度(DF)为(1.627±0.532),蓄积因子(R)为(3.098±1.444)。220mg异丙安替比林Cmaxss为(3320.0±1304.781)μg/L,Cminss为(151.211±138.197)μg/L,Cavss为(749.052±183.166)μg/L,DF为(4.255±1.294),R为(1.222±0.800)。结论健康受试者口服复方异丙安替比林片后苯海拉明体内过程复杂,个体差异较大,血浆中苯海拉明和异丙安替比林浓度和AUC随剂量依赖性增加。按每次1片,每日3次给予复方异丙安替比林片后苯海拉明在人体内有显著蓄积。  相似文献   
6.
加替沙星分散片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加替沙星分散片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征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双交叉试验设计自身对照试验法,将20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2组,单次空服加替沙星分散片(受试制剂)或加替沙星片(参比制剂)4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结果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1.813±0.949)h和(1.413±0.718)h,峰浓度(Cmax)分别为(3958.814±598.317)ng/mL和(4098.321±838.365)ng/mL,0-t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42330.694±5478.929)ng·h/mL和(42927.761±5237.192)ng·h/mL。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9±8.9)%。结论受试制剂加替沙星分散片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7.
熊丽蓉  刘耀  谢林利  吕军  唐敏 《中国药房》2012,(46):4369-4370
目的:了解我院6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1年分离的2225株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分离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脑外科(17.0%)、重症监护室(14.0%)、呼吸科(13.3%);痰标本中检出率最高,为76.4%;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较低,对其他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结论:我院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临床应重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iR-141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收治并获得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的238例患者及同期行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7例纳入研究,采用RTPCR检测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miR-141水平,随访子宫颈癌患者术后2年时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分析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因素。结果 (1) miR-141的表达水平与CIN分级呈正相关(P 0.05);(2) miR-141的表达水平与癌组织分化程度、FIGO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 0.05);(3)术后2年时有11例患者发生肿瘤复发/转移,其余38例未发生肿瘤复发/转移;(4)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分化程度、FIGO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组织miR-141水平是影响宫颈癌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宫颈病变程度影响miR-141的表达水平,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其表达水平升高,miR-141可能与宫颈癌的分化和转移有关,并且影响宫颈癌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iR-141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重庆市妇幼保健院收治并获得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的238例患者及同期行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7例纳入研究,采用RTPCR检测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miR-141水平,随访子宫颈癌患者术后2年时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分析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因素。结果 (1) miR-141的表达水平与CIN分级呈正相关(P <0.05);(2) miR-141的表达水平与癌组织分化程度、FIGO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 <0.05);(3)术后2年时有11例患者发生肿瘤复发/转移,其余38例未发生肿瘤复发/转移;(4)单因素分析及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癌组织分化程度、FIGO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组织miR-141水平是影响宫颈癌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宫颈病变程度影响miR-141的表达水平,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其表达水平升高,miR-141可能与宫颈癌的分化和转移有关,并且影响宫颈癌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临床研究协调员(CRC)、临床监查员(CRA)的工作流动性现状,探讨提高CRC、CRA工作稳定性的可行方法.方法 以问卷形式对重庆市22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200名CRC和CRA进行工作流动性情况调查,内容涉及人员基本情况、工作流动性情况、流动原因等方面.结果与结论 回收有效问卷178份,有效回收率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