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在日间手术模式下经皮穿刺内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ation,LDH)管理流程的建立、优化及应用效果。 方法借鉴笔者所在医院已经开展的日间手术管理经验,根据前期PELD日间手术流程遇到的问题,对日间管理流程进行改进,制定PELD日间手术治疗LDH的管理制度和诊疗流程,改进工作规范,于2021年7月起应用PELD日间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对全部患者进行最少30 d的随访,对诊疗流程应用前后患者的手术时间、伤口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爽约率、当日取消率、未准点开台率、入院前的等待时间、30 d内再入院率、延迟出院率及患者满意度共计十项评价指标分别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自2021年3~12月在日间病房共完成PELD的200例。其中2021年3~6月期间日间病房收治的100例PELD患者为对照组;自2021年7~12月期间日间病房共收治100例PELD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手术节段、突出类型及手术入路等基本信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日间手术管理流程建立和优化后,患者在入院前的等待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爽约率及未准点开台率方面均明显下降;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术时间、伤口感染、当日取消率、30 d内再入院率、延迟出院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ELD日间手术开展初期,可以借鉴传统日间手术的模式,建立适合本院医疗结构的PELD日间手术流程,笔者建立的改进措施能够降低患者手术前院外等待时间、降低爽约率、提高准点开台率等,可供相关医疗单位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LPC即以课堂授课为基础的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模式(case-based learning)综合教学模式在五年制儿科外科学总论见习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在北京友谊医院见习外科学总论的首都医科大学2019、2020级五年制儿科专业6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33名学生作为试验组,采用LPC综合教学模式;3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LBL传统教学模式。分期完成授课及考核。对比两组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评分、临床思维能力、见习的积极性、对见习带教的满意度。采用SPSS 25.0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 LPC组学生的临床技能操作评分为(99.91±0.29)分、临床思维能力评分为(91.06±5.93)分,都高于LBL组的(84.72±10.21)分和(84.31±7.98)分。见习的积极性良好,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C组学生掌握外科学技能操作比例(100.0% vs. 63.9%)、掌握外科学无菌原则比例(100.0% vs. 69.4%)、增强临床能力比例(97.0% vs. 66.7%)、提高沟通能力比例(93.9% vs.72.2%)、增强查阅文献的兴趣比例(90.9% vs. 63.9%)、增强科研的兴趣比例(93.9% vs. 69.4%)、满意教学氛围比例(100.0% vs. 72.2%)、满意见习带教方法比例(100.0% vs. 63.9%)均优于LBL组。结论 LPC教学模式在五年制儿科外科学总论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LBL教学模式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患者随访12~25个月(平均17.5个月),进行临床Denis疼痛评分,X线评价术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矫正及丢失,骨折愈合及内固定物的状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Denis疼痛分级,P1级24例,P2级3例,P3级0例,P4级0例,P5级0例。X线椎体前缘高度矫正(4.9±3.2)mm,Cobb角矫正(15.3±5.5)°,矫正率85.5%,末次随访椎体Cobb角(3.5±3.3)°,丢失率为5.8%。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末次随访时植骨愈合bridweⅡ分级,Ⅰ级96.3%,Ⅱ级3.7%,Ⅲ级0.0%。无内固定物断裂、松动、脱出。结论:后路单节段伤椎内固定是治疗单纯压缩型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一种基于"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椎弓根置入新技术,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以1例48岁男性外伤致椎体压缩骨折(L2)为例,介绍一种基于术中三维扫描定位的"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精准"椎弓根钉置入手术。主要包括4个步骤:①患者手术台上俯卧位,采用C型臂X线机环形扫描采集数据;②机器人操作平台规划椎弓根螺钉(利用采集椎体三维数据信息,在操作平台上进行模拟椎弓根钉置入位置、角度及方向);③椎弓根导针置入并验证(按照手术中规划进行椎弓根导针置入、术中X线透视,确认导针进针点及方向);④椎弓根螺钉置入(椎弓根导针位置满意后将椎弓根螺钉依次置入,并最后验证),对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手术并发症进行记录,并对术后影像检查X线透视及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手术共耗时160 min,术中进行1次C型臂X线机环扫、9次X线透视;出血量约为20 ml,无任何手术并发症;术后第2天可以下地行走;术后X线检查及CT提示:椎弓根螺钉置入位置满意。结论国产"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脊柱椎弓根钉置入是一种新的精准、微创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