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重型病毒性肝炎(简称重肝)病势凶险,预后恶劣,治疗困难,是目前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死亡原因。现将我院1994~1996年收治的重肝35例,其中26例死亡,就其死因进行回顾性分析。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6~73岁,30岁以下《例,31岁以上对削,其中急性重肝2例(5.7%),亚急性重肝11例(31.4%)慢性重肝22例(62.9%)。1.Z诊断和主要临床表现:根据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与分型。所有患者均有黄疽,最高血清脸红素689mmol/L,血谷西转氨酶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窦综合征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确诊为病窦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86例Holter监测有78例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并不齐,窦性停搏46例,窦房传导阻滞36例,房性早搏伴短阵房速62例,室性早搏47例,交界性逸搏及心律59例,房性逸搏及心律16例,房颤及一过性房颤13例,室性逸搏12例,一过性心房扑动6例。最长的R-R间距1.6~2.0s24例,2.1~3.0s27例,3.1~4.0s22例,4.1~5.0s9例,5.0~6.0s4例。结论动态心电图是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测方法,尤其适于间歇性心率和心律改变的病窦综合征患者,而且能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并能对照生活日志查出与临床症状的关系,给患者提供早期治疗的机会,降低其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常用阵发性室上速(PSVT)终止方法的临床疗效,探讨PSVT复律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83例256例次PSVT随机分为机械刺激法、药物法(包括机械刺激法复律失败的例次)和超速抑制法(包括药物复律失败的例次)进行临床复律。结果机械刺激法成功率最低(16.28%);药物法中普罗帕酮成功率最高(87.10%),副作用最低(6.45%)。西地兰成功率最低(41.67%),复律时间最长(24.58±9.26)min。ATP副作用最大(52.94%)。超速抑制法成功率最高(96.67%),复律时间最短(3.27±1.49)sec,副作用最低(4.44%)。结论机械刺激简便易行,初发病例可先试用。药物法应根据个体差异选择药物,首选普罗帕酮,其次为维拉帕米,有器质性心脏病者用胺碘酮,伴有心功能不全者用西地兰。超速抑制法可以作为首选方法,尤其适用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而在不具备心脏起搏技术的基层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眶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性疾病,患者常以眼痛眶痛来诊,经眼部检查无异常,仅眼眶部压痛明显我们用VBI。加普各卡因在眶区压痛明显部位眶内注射治疗本病效果满意。1一般资料及方法:在39例病人中男性4例,女性35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55岁,平均年龄35岁。治疗方法:嘱病人坐位,行局部皮肤常现消毒,用5-7号针头和2-sml注射器吸取一支维生素B。(每支lml含SOOug)和2%普普卡因2-3nlg(每Zml内含4Omg)将针头从压痛明显外进入眶内约Icm处回拍无血后,将药物注入,注射完毕后,用酒精棉球轻压片刻。2结果:本组病例连续注射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时起搏器在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必要性。方法对67例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外科患者在手术前1天或当天(术前4~24h)在DSA下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术中观察起搏情况。结果本组67例中56例起搏器起搏,占本组的83.58%,其中有黑朦和晕厥史的6例病例全部起搏。结论有潜在心脏疾患,尤其是缓慢型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及房颤伴R—R长间歇者在行外科手术前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可以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安全保障,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昆明市东川区暗娼人群艾滋病、性病的流行状况和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辖区内暗娼人群采用国家综合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的行为学调查,同时采集3ml血祥以检测艾滋病和构毒感染状况。[结果]暗娼人群艾滋病病毒检出率为1.6%,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9.5%,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91.4%,最近1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75%。[结论]在暗娼人群中开展持续有效的综合干预活动,与当前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典型病例女50岁,就诊前因发热自服非那西丁2片,当天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呼吸困难,全身皮肤癌痒,发热不退,全天尿量50ml,大便5-8次/日。双手有时抽搐,以往有对青霉素过敏史。体检:神清,体温38℃,口唇紫绀,头面部躯干及四肢皮肤布满皮疹,有的融合成片,压之退色。左侧颞动脉,桡动脉搏动均弱于右侧,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弱,左上肢血压9.3/6.7KPa,右上肢血压12.0/8.0KPa。脐周压痛,肠鸣音活跃。以急诊收入院。化验检查:血红蛋白125g/L,白细胞20×109/mm2血小板19.2×109/L,尿蛋白(±)。大便稀水样,白细胞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