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性 ,4 9岁 ,以“月经量增多 ,经期延长半年”为主诉于 2 0 0 2年 12月入院。妇检 :阴道畅 ,少量积血 ,宫颈轻糜宫颈口见一直径约 4 .0 cm的暗红色的肿物 ,质地软 ,蒂粗 ,深入颈管内 ,宫体增大如孕 2月余。 B超 :宫体长 7.3cm,厚5 .8cm,宽 6 .7cm,宫腔内见液性暗区 3.4 cm× 3.4 cm×3.1cm ,后壁低回声团块 3.1cm× 2 .1cm× 2 .8cm ,提示 :(1)子宫肌瘤 ;(2 )宫腔少量积液。临床拟诊 :子宫肌瘤。病理检查 :肉眼见子宫 8cm× 5 cm× 6 .5 cm,宫颈轻糜 ,宫颈口见一肿物堵塞 ,切面子宫腔内见一肿物 7.2 cm× 3cm× 3.2cm,突…  相似文献   
2.
化妆品中7种阴离子的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化妆品中无机阴离子(F-、Cl-、Br-、NO2-、H2PO4-、SO42-、NO3-)的固相萃取-电导离子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化妆品样品经固相萃取柱(SPE)富集、净化后,在anion dual 2型阴离子分析柱上,以1.0 mmol/L Na2CO3 1.5 mmol/LNaHCO3为淋洗液,流量为0.8ml/min,在15min内1次进样测定了7种阴离子.结果 F-、Cl-、NO2-、Br-、NO3-、H2PO4-、SO42-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5~3、0.125~7.5、0.125~7.5、0.25~15、0.25~15、2.5~15、0.25~15 ms/L,RSD均小于4.0%,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2.0%~123.0%之间.结论 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化妆品中7种阴离子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早期诊断率,以确定手术范围,避免二次手术。方法对13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结果,术前诊断性刮宫结合宫腔镜,宫颈赘生物活检确诊率为60%(3/5);临床分期为I期11例,Ⅱ期1例,Ⅳ期1例;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包括次广泛)切除6例;行全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及单侧附件切除5例,残端复发灶切除1例,行宫颈赘生物摘除1例;术后11例行全身化疗。结论对此类患者,术前诊断性刮宫是必要的。疑有恶性应送冰冻病理检查;以采用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辅以化疗者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收集病理确诊的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病例资料,分析胎盘血管瘤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5年送检、诊断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95例的病理特征、临床症状及对母婴的影响。结果 95例中微小血管瘤6例(6.3%),大血管瘤19例(20.0%)、多发血管瘤11例(11.6%)、普通血管瘤59例(62.1%)。微小血管瘤患者无临床症状,普通血管瘤临床症状发生率61.0%(36/59),大血管瘤及多发血管瘤临床症状发生率100.0%(30/30)。非微小瘤(89例)患者的症状≥2种占74.2%。孕产妇伴羊水异常、胎膜早破、贫血、低蛋白血症、重度子痫、胎盘早剥和胎盘前置等。胎儿及新生儿结局:胎儿生长发育受限(35.8%)、胎儿宫内窘迫(31.6%)及胎盘脐血流S/D值增大、脐带绕颈、畸形儿、低蛋白血症、心肌损伤、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等。结论胎盘血管瘤与妊娠过程及孕产妇、胎儿、新生儿异常的发生密切关联。应注重孕期超声检查,对确诊患者应严密监护,有严重并发症者应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5.
闭角型青光眼是造成国人不可逆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浅前房和窄房角是闭角型青光眼的解剖学基础及主要危险因素.基于对当前闭角型青光眼机制学说的总结以及临床实践中的思考,笔者提出“跨晶状体压力差与睫状体阻滞”假说.晶状体与睫状体之间存在的房水流体力学阻滞即睫状体阻滞,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跨晶状体前后的压力差,其推动晶状体前移,进而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APA)的治疗和随访策略。方法:对我院2008—2016年收治的9例A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4(20~50)岁。其中3例为单纯APA;1例为APA合并子宫内膜样腺癌;1例为APA合并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为APA,而后随访病理为子宫内膜复杂型不典型增生;1例为子宫内膜复杂型不典型增生,而后随访病理为APA与子宫内膜复杂型不典型增生共存;1例为APA,而后随访病理为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1例为APA与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并存。3例初始治疗为分段诊刮术,6例为经宫腔镜病灶切除。随访截至2017年1月,平均随访45.5(3~103)个月,9例APA患者均未见复发、癌变,3例原发不孕患者均尚未妊娠。结论:APA临床上虽为良性疾病,但由于其潜在恶性应积极治疗,而且其治疗方案应依据患者年龄、腺体组织结构异型指数、子宫内膜情况以及是否有生育要求来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线索.方法:回顾性收集287例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组织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术前宫颈液基细胞涂片,对这些涂片中存在的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线索进行分析.结果:287例中阴性86例,非典型腺细胞无具体指定(atypical glandular cells-not otherwise specified,AGC-NOS)55例,非典型腺细胞倾向瘤变(atypical glandular cells-favor neoplastic,AGC-FN)109例,宫内膜腺癌29例,阳性诊断占70%.结论:宫颈液基细胞学正确诊断子宫内膜癌时细胞的形态改变与组织碎片的异常形态并重,宫颈细胞学是筛查子宫内膜腺癌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输卵管癌1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原发性输卵管癌的误诊因素及提出对临床医生的启示.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6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的17例诊断为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17例患者术前全部误诊,其中误诊为卵巢癌8例,卵巢良性肿瘤5例,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肌瘤2例.结论 原发性输卵管癌术前诊断困难,减少术前误诊的关键是重视并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尤其对绝经后妇女在诊断卵巢癌或子宫内膜癌之前,要警惕原发性输卵管癌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及其在宫颈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液基细胞涂片诊断阳性(ASC以上)并追踪到确切组织学诊断的282例患者的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82例中细胞学诊断癌35例,HSIL44例,LSIL84例,ASC99例,AGC20例;与组织学结果对照,阳性符合率分别为:癌90.2%,HSIL83.0%,LSIL71.8%。11例ASCH中3例HSIL,3例LSIL;20例AGC中腺癌2例,鳞癌1例;CINⅢ级累及腺体2例,CINⅠ级4例,内膜增生过长4例。结论液基细胞学有助于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出及细胞学诊断阳性符合率的提高;2001版TBS系统对ASC的分类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管理;AGC患者宫颈和颈管细胞学检查阴性时,内膜诊刮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妇科临床诊治的1例盆腔腹膜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盆腔腹膜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系因"无症状盆腔肿物"而就诊,病理表现为肿瘤细胞由梭形细胞构成,与嗜酸性胶原混杂排列,肿瘤中血管较丰富,并可形成典型的"血管外皮瘤样"区;免疫组化:CD34(+++),Bcl-2(++),CD99(++),Ki-67(约1%+)。结论盆腔腹膜后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为中间型肿瘤,临床上较罕见,术前难以通过影像学检查鉴别,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临床上多呈良性经过,局部完整切除后很少复发,但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