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2.
3.
<正> 我省6县(各一个乡)、一市(郊区)从1983年10月至1984年6月,先后参加全国农村肺结核化疗协作。按全国研究计划进行,到1987年7月全部病例的疗程及其后二年随访均已结束。现将实施情况与结果分析如下。一、病例选择与治疗方案经集体定诊,随机选例定化疗方案。初选110例,因开始治疗时没用指定药厂出的抗结核药物、改变方案等剔除17例,共93例。其初治病人的方案是:Ⅰ方案(3SHD/6HD)22例痰菌涂片阳性和1例涂片阴性空洞病人;Ⅱ方  相似文献   
4.
352例肺结核病人复治原因分析安徽省结核病防治所(230022)许仲文1994年我院门诊确诊为肺结核的1022例,其中新治670例(占65.56%)复治352例(占34.44%)在复治的病人中,没有一例是在结防机构确诊治疗的,全部就诊于综合性医院或基...  相似文献   
5.
抢救重症氯氮平中毒1例患者,男,19岁。口服氯氮平100片,意识不清逐渐加重,尿失禁。于当晚6时急诊入院。检查:T36.8℃,P130次,R24次,BPI6/10kPa。昏迷,双瞳孔缩小,对称,光反射迟钝。口、鼻腔涌出大量白色泡沫分泌物,间有口角不自...  相似文献   
6.
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仲文  王永 《安徽医学》2008,29(1):63-64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对照组60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肠溶阿司匹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为63.9%。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压宁定组(n=20),对照组(n=20)。以0.5mg.kg^-1压宁定诱导插管,观察诱导即刻、1min、3min和插管时,插管后1min、5min时两组病人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结果表明:压宁定组的SBP、DBP在插管时低于对照组(P〈0.05);HR在插管前后无差异(P〉0.05),对照组HR在插管后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插管  相似文献   
8.
352例肺结核病人复治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仲文  王正水 《安徽医学》1996,17(6):48-48,50
<正> 本文资料为1994年1月1 日至12月31日在安徽省结核病院门诊因症就诊,通过痰结核菌和/或X光胸片检查确诊为肺结核的病人。临床资料一、患病情况在资料完整的1580就诊病例中,确诊为肺结核的有1022例(64.68%),肺外结核14例(0.89%),非结核肺部疾患544例(34.43%)。1022例肺结核中,初治670例(65.56%),复治352例(34.44%)。复治组中男256例(72.73%),女 96例(27.27%),年龄 2~79岁(其中2~14岁11例,15~29岁88例,30~44岁 97例,45~59岁 94例,60~79岁 62例)。  相似文献   
9.
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压中定组(n=20),对照组(n=20)。以0.5mg·kg-1压宁定诱导插管,观察诱导即刻、1min、3min和插管时,插管后1min、5min时两组病人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结果表明:压宁定组的SBP、DBP在插管时低于对照组(P<0.05);HR在插管前后无差异(P>0.05),对照组HR在插管后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插管后5min两组SBP、DBP及HR无差异(P>0.05)。表明压宁定可以预防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0.
在358例乳癌根治术病人中,87%选择硬膜外麻醉,最大年龄79岁。成功率96%。麻醉过程中30%呼吸抑制,40%循环抑制,及时处理后无一例意外和并发症。选择全麻者全部平稳过渡。通过分析,提出了临床使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