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糖尿病为试点,探讨在临床见习时,如何把课堂设置在健康教育的真实场景中,通过课前培训和直接参与健康教育,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加深巩固,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解决临床见习困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事业发展、医患关系模式转变,现代医学教育不仅要求医学生掌握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而且更强调其人文素质、职业道德。本文论述了新形势下医学生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形成患者尤其伴有2型糖尿病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405例住院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根据颈动脉IMT将其分为3组:A组:IMT正常组(IMT〈0.9mm)、B组:IMT增厚组(1.0mm-1.2mm)、C组: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组(IMT〉1.2mm或者有斑块形成),比较三组人群临床特点差异,并对其中129例伴有2糖尿病患者IMT增厚及斑块形成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C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A组,同时SBP,BMI,FBG和TG水平亦明显增高于A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FBG(95%CI:1.03-1.98,OR=1.23,P=0.04)和尿酸水平(95%CI:1.01-2.68,OR=1.57,P=0.02)与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明显相关。结论颈动脉IMT增厚及斑块形成者心脑血管高危因素患病率明显高于IMT正常组。FBG和尿酸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及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城市社区居民对代谢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在昆明市城区社区中,随机抽取35-75岁有代谢综合征的居民50例,进行健康教育,调查教育前后对代谢综合征的认知情况及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指标.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对代谢综合征的认知度明显提高,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有所改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是防治代谢综合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ADP-核糖基化样冈子15 (ADP-ribosylation factor like 15,ARLA5)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TaqMan基因分型方法对NSCLC患者(n=359)与健康体检人群(n=376)进行ARL 15基因SNP-rs4311394位点基因分型,评估这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NSCLC发生的相关性,同时根据NSCLC病理类型和恶性程度进行分层分析,评估这个位点与NSCLC病理类型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RL15基因SNP-rs 4311394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NSCLC鳞癌和腺癌中SNP-rs4311394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SNP-rs4311394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于NSCLC恶性程度也无相关性.结论 ARL15基因SNP-rs4311394与NSCLC的发生、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