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利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 elastography,RTE)观察离体及活体肝脏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后消融灶的弹性变化,探讨RTE评估RFA消融范围的价值。方法:离体实验选取新鲜离体猪肝5个,活体实验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0只。在超声引导下将射频针置于猪肝及兔肝内进行消融,分别得到消融灶20个。RFA结束后采用RTE观察消融灶,测量消融灶最大切面的左右径及前后径并计算面积,与大体标本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消融结束后RTE图像显示离体猪肝及活体兔肝消融灶呈均匀蓝色,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离体猪肝RFA术后RTE测量消融灶面积与大体标本测量结果呈显著相关(r=0.91,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活体兔肝RFA术后RTE测量消融灶面积与大体标本测量结果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49,P<0.05)。结论:RTE可清晰显示肝脏RFA灶的范围,有望成为评价RFA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后影响局部肿瘤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116例患者共152个病灶经RFA治疗后24h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查,对发现残留及消融安全范围不足的病灶及时补充治疗,随访4~19个月,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局部肿瘤进展的因素。结果:152个病灶中3个病灶初次治疗后CEUS显示有残留,补充治疗后达消融安全范围充足。最终9个病灶(5.9%)显示消融安全范围不足,一个月后影像学结合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证实两个病灶有残留,7个病灶治疗完全;另外143个(94.1%)治疗后CEUS显示消融安全范围充足的病灶,一个月后影像学结合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证实治疗完全。随访4-19个月,152个病灶有10个病灶证实有局部复发。运用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安全范围、肿瘤生长方式是射频治疗后肿瘤局部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HCC行RFA治疗需重视术前对病灶的生长方式,术后病灶的消融安全范围等的评估,以达到彻底灭活肿瘤。提高RFA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