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马红球菌是人类感染性疾病谱中一个较为罕见的病原体,但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患者中已成为一种机会性致病性病原体。通常表现为亚急性肺炎,多数为空洞性肺炎,有时甚至是细菌性肺炎。虽然在自然界分布广,但是从临床和微生物学的方面来诊断马红球菌感染仍然具有挑战性,目前还没有建立标准的治疗方案。此次报道分析一例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性肺炎及败血症患者的详细情况。患者为29岁男性,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肺脏组织镜下见灶状坏死,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无明显的干酪样坏死。痰液、骨髓、肺脓肿均培养出马红球菌。我们描述马红球菌的临床特点,强调早期诊断及联合抗生素治疗的重要性,为持续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为机会性感染的诊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11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红球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结果 在本研究期间总共收治艾滋病5 785例,其中合并马红球菌感染11例。马红球菌感染确诊时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平均数为21个/μL。临床主要症状为咳嗽(90.9%)、发热(72.7%)、乏力(72.7%)。马红球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血液(81.8%)、骨髓(57.1%)、支气管灌洗液(66.7%)、胸水(80.0%)、痰液(9.1%)。肺部CT异常表现11例(100.0%),均为浸润性改变,其中多叶受累9例(81.8%),空洞8例(72.7%),胸腔积液5例(45.5%),纵膈淋巴结病变5例(45.5%),心包积液5例(45.5%)。治疗转归好转6例,放弃治疗或未治4例,死亡1例。结论 马红球菌是晚期艾滋病患者中一种罕见的机会性感染,常引起败血症和空洞性肺炎,在临床上需引起重视及鉴别诊断,联合并长疗程使用抗生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报道1例晚期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患者为41岁男性,持续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1年余,1个月前因出现头痛症状而住院治疗。脑脊液检查提示脑压及蛋白均明显升高,并高于正常值。头颅CT提示两侧额叶低密度灶,轻度脑积水。初始考虑结核性脑膜炎,给予抗结核及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疗效欠佳而自动出院。出院后脑脊液培养出马尔尼菲青霉菌。马尔尼菲青霉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温度依赖性双相真菌,可引起致命的系统性真菌病,以前在人类感染性疾病谱中是一个较为罕见的的病原体,但现在是东南亚地区艾滋病患者最为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最常见部位是皮肤、肺脏和内皮网状系统,包括骨髓、淋巴结、肝脏和脾脏,但中枢神经系统罕见。  相似文献   
4.
脓毒性肺栓塞(septic pulmonary embolim, SPE)是肺栓塞中一种罕见的类型,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肺内浸润影及肺外感染。SPE发生于含有细菌或真菌的栓子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导致脓毒性梗死或局灶性脓肿。由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征象多无特异性,从临床和微生物学的方面来诊断SPE面临着挑战。现报道1例艾滋病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脓毒性肺栓塞。患者为34岁男性,以发热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肺部CT提示脓毒性肺栓塞改变,随后脓肿组织、血液及骨髓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经脓肿引流及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逐步好转,其中抗生素方案首先静滴美罗培南,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静滴利奈唑胺。我们报道晚期艾滋病人群中SPE的临床特点,强调早期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为持续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广西HIV/AIDS患者马尔尼菲蓝状菌机会性感染的流行情况,为艾滋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6 956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筛选出血液或骨髓马尔尼菲蓝状菌培养阳性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广西住院HIV/AIDS患者中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率为15.60%(1 085/6 956)。各年龄组HIV/AIDS患者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发病以中壮年为主。男性感染率为16.29%,女性为13.36%,男性高于女性(P<0.01)。不同民族人群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D4+T细胞计数患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50 cells/μL者感染率最高(33.03%)。桂东地区感染率最高(20.72%),桂北地区最低(12.70%)。季节里4月份感染率最高(22.31%)。结论 广西住院HIV/AIDS患者中马尔尼菲蓝状菌的感染率为15.60%,作为广西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临床上需要加强对马尔尼菲蓝状菌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伴发皮肤损害的HIV/AIDS患者的皮肤病理类型及其特点,为艾滋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无菌条件取伴有皮肤损害的HIV/AIDS患者的皮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通过HE、抗酸、过碘酸雪夫(PAS)和淀粉酶消化后过碘酸雪夫(D-PAS)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描述组织病理特点,并对病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2例HIV/AIDS患者的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为感染性皮肤病32例(占39.02%),炎症性皮肤病36例(占43.90%),皮肤肿瘤14例(占17.07%)。其中马尔尼菲篮状菌病14例,银屑病10例,湿疹9例,卡波西肉瘤12例。马尔尼菲篮状菌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减少,感染率升高(P=0.003)。结论 HIV/AIDS患者皮肤损害的原因感染性主要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且多数发生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下的患者,炎症性主要为银屑病,最常见的皮肤肿瘤为卡波西肉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HIV/AIDS患者伴发各种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道广西首次发生的一起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 详细收集和分析一家庭10名成员中7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放射影像学。结果 2020年1月18日居住在武汉的6名成员从武汉来到南宁,并与居住在南宁的4名成员一起生活。6名居住在武汉的成员有4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4名近期没有去过武汉居住在南宁的成员有3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7名患者年龄中位数37岁,其中包括一名11岁儿童。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为1~7 d。临床症状包括干咳(42.85%)、肌痛(42.85%)、发热(28.57%)、疲乏(28.57%)、咽痛(14.28%)、头晕(14.28%)、鼻塞(14.28%),没有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正常。淋巴细胞计数减少3例(42.85%),CD4+T淋巴细胞降低1例(16.67%)。5名患者肺部出现磨玻璃样病灶。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传播。我们需要重视家庭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加强家庭聚集性病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