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覃小平  赵铁建 《广西医学》2009,31(9):1360-1362
大龄弱视是指大于9岁弱视患者,过去一直对大龄弱视患者治疗持消极态度,甚至放弃治疗。随着近年视觉生理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大龄弱视临床治疗的关注逐渐增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能为大龄弱视患者提供获得标准视力(1.0)机会,本文对近年来大龄弱视治疗方法学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眼球受到机械性外伤时,前葡萄膜血管可以发生破裂,血液进入前房,形成前房出血,高眼压.角膜血染等。对角膜血染,以往的传统治疗中难以奏效。笔者在潘氏启发下,试用依地酸钙钠(EDTA)静脉点滴及中医活血化淤法治疗一例角膜血染者,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患者,男,25岁。1991年9月3日因不慎被发电机皮带击伤右眼,当即眼痛明显,视物模糊,次日视力丧失。曾在当地医院就医半个月,经行前房穿刺术,症状未获缓解,于9月18日入我院。检查:全身情况良好,远视力右眼“0”,左眼1.2,右眼部未见伤  相似文献   
3.
我院眼科在1954~1998年间,收治病理证实的眼眶皮样囊肿18例(不含眶缘皮样囊肿及眉弓皮样囊肿),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资料 本组18例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均为单眼发病。就诊年龄:最大48岁,最小1岁半,25岁以下12例,多见于儿童及青年。1.2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病程长,常无明显症状,多因眼部肿块或眼球突出而求治;少数伴有眼和头部轻微胀痛,视力受影响。眼眶皮样囊肿多位于眶颞上方,13例;位于眶内其它部位5例。囊肿大小不等,由花生米至鸽蛋大小,质中,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压痛,有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各期翼状胬肉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方法 观察分析260例患者(310只眼)不同方式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平阳霉素等治疗后,随访半年以上的结果。结果 10眼复发,复发率为3.2%。其中原发性6只眼,复发性4只眼。结论 综合治疗翼状胬肉,可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Sturge-Weber综合征亦称脑-眼-三叉神经血管瘤病。以单侧多见,也有双眼。因广泛侵犯眼部组织,常合并青光眼。其手术效果不肯定,并发症多。近年来我院收治2例3眼Sturge-Weber综合征继发性青光眼,对其行滤过性手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报告如下。病例1.患儿男性,10岁。双眼雾视2周于2001年5月12日入院。家族无类似病史。出生时右侧面部有片状血管瘤。入院前门诊曾以“视疲劳”治疗1周,症状未获缓解,视力下降,双眼眼压42.12mmHg。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神经系统正常。右侧面部弥漫性血管瘤,累及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外直肌后徙术治疗共同性外斜视手术特点。方法对共同性外斜视30例采用双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术治疗,〉60。的恒定性外斜加做一侧内直肌截除术,随访≥半年。结果术后正位24例(80%),好转5例(16.7%),未愈1例(3%)。结论后徙双外直肌只要不超过功能赤道,不引起肌肉的功能障碍;根据眼轴的长短与斜视的程度调整手术量。  相似文献   
7.
覃小平 《广西医学》2009,31(8):1095-1096
目的探讨斜视矫正术矫正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斜视患者42例,其中麻痹性斜视5例,共同性斜视32例,A-V综合征5例;不同类型斜视分别施行不同术式。结果随访0.5~4年,获得眼位矫正37例,占89%;好转5例,占11.9%。结论外直肌超常量后徒矫正大度数外斜、内外直肌移位矫正A-V综合征及部分肌移植术治疗麻痹性斜视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浓度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用1mL注射器将0.8g/L平阳霉素注射液直接注入患者眼睑黄色瘤体内,10d1次,共治疗眼睑黄色瘤病例135例256眼,观察其疗效。结果:随访观察3~24mo,256眼瘤体全部消失,其中2次注药瘤体就消失8眼,3次注药瘤体消失32眼,4次注药瘤体消失198眼,4次以上18眼。256眼均未出现感染、眼睑皮肤坏死及瘢痕形成。结论:低浓度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眼睑黄色瘤效果确切,反应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pi-LASIK在治疗薄角膜近视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1例(42眼)不能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术(LASIK)治疗的相对薄角膜近视使用机械法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鑲术(Epi-LASIK)治疗,术前等效球镜为-3.50~-10.25D,平均(-6.32±1.8)D,术前角膜厚度453~498μm,平均(476±20)μm。术后第1天、第3天、第6天、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随访,分别观察术后症状、视力、屈光状态及角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第1个月视力达到0.8以上的占98%,观察1年未见屈光回退。结论:Epi-LASIK对于薄角膜近视治疗安全有效,为不能行LASIK治疗的相对薄角膜近视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大龄弱视儿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年龄9~13岁,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80例(135眼),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63眼),给予单纯戴镜矫正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组40例(72眼),采取戴镜+思利巴+综合性治疗仪+针灸方法治疗。戴镜0.5~1年后常规散瞳验光一次。结果对照组治愈3眼(4.8%),有效12眼(19.0%),无效48眼(76.2%),总有效率(23.8%);治疗组治愈35眼(48.6%),有效27眼(37.5%),无效10眼(13.9%),总有效率86.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大龄弱视儿童给予戴镜+思利巴+综合性治疗仪+针灸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