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了解不同卵巢储备功能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患者行不同方案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ET)治疗的结局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ET治疗的337例EMS患者资料。据卵巢储备功能及治疗方案差异分为 A1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超长方案)、A2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长方案)和B1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超长方案)、B2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短方案),比较各组妊娠结局。结果A1组较A2组、B1组较B2组的获卵数、成熟卵母细胞数、受精数、卵裂数、可移植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均低(P<0.05),但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及优胚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1组新鲜周期及解冻周期胚胎着床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较A2组低( P<0.05),但B1组与B2组新鲜周期及解冻移植( F-ET)周期胚胎着床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长方案取卵后行胚胎冷冻、治疗EMS后行F-ET是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EMS不孕患者IVF-ET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3.
裴雪婷  刘宁朴徐军 《眼科》2013,22(3):195-200
 目的 构建HTRA1基因的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并鉴定HTRA1 shRNA慢病毒感染RPE细胞株的效果。设计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 HTRA1 shRNA慢病毒载体和RPE细胞。方法 设计靶向HTRA1 mRNA的寡核苷酸序列,构建HTRA1 shRNA表达质粒,测序鉴定其序列的正确性。通过载体质粒pGC-LV与辅助质粒pHelper 1.0、pHelper 2.0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收集病毒上清,测定滴度。将包装好的HTRA1 shRNA慢病毒感染RPE细胞,设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采用实时PCR(RT-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TRA1基因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变化。主要指标  HTRA1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结果 DNA测序证实HTRA1 shRNA表达质粒包装了正确的RNA干扰序列。慢病毒滴度测定为8×108 TU/ml。HTRA1 shRNA慢病毒感染RPE细胞后,HTRA1基因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成功构建了HTRA1 shRN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该shRNA慢病毒能够有效地抑制RPE细胞株HTRA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人工晶状体脱位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人工晶状体(IOL)脱位的临床特点。 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2004-2011年治疗的IOL脱位 49例49眼。 方法 对IOL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主要指标 年龄、原IOL植入原因,发病时间,脱位IOL位置及类型,IOL脱位诱因,手术治疗方法及并发症。 结果  49眼IOL脱位中,老年性白内障和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IOL植入术者较多,分别占46.9%、28.6%。6例睫状沟固定IOL脱位均发生于手术1年后。脱位IOL53.1%位于玻璃体腔内。89.8%为C形襻IOL。IOL脱位75.5%由原眼部因素及手术因素引起。47眼(95.9%)实施 了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或再次缝线固定术治疗,术后2周裸眼视力0.1以上者占59.6%。结论   IOL脱位的发生与原眼部因素及手术因素有关。睫状沟缝线固定IOL术是治疗IOL脱位的有效手段,但睫状沟固定的IOL仍会发生脱位。(眼科,2012,21:47-51)  相似文献   
5.
自体腹水回输是在无菌密闭系统中将自身腹水引出体外,通过一定装置将其中水、电解质、尿素氮等中小分子物质滤出,而蛋白质等大分子被保留浓缩,回输至人体内的过程。其作为自身白蛋白重利用的一种方式,已较多应用于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和癌性腹水患者。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主要发生在行促排卵治疗时,以双侧卵巢增大、高雌激素血症、腹水、电解质失衡和少尿为特征,严重者可以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血管栓塞甚至死亡。腹水是中重度患者的常见症状,由于OHSS腹水中不仅含蛋白质、代谢废物,还含有多种激素及炎性因子,直接回输可能会加重病情,因此自体腹水回输目前在OHSS治疗中应用极少。现就自体腹水回输技术在OHSS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中脑星形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ANF)可能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具有保护性作用。但是其作用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探索MANF在视网膜上的作用通路,为其在眼科的应用奠定基础。 方法选用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25只,体重0.2~0.25 kg。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大鼠分为未处理组和处理组。其中,未处理组5只,处理组左眼注射重组人MANF10 μg (3 μl),右眼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3 μl,分别于注射后0.5 h、1 h、2 h及4 h四个时间点取材视网膜,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新生大鼠视网膜分离培养原代Müller细胞,100ng/ml MANF处理细胞后,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p44/4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表达水平,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测MANF诱导活化的磷酸化p44/42MAPK在视网膜上的定位。以Image J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图像,Western blot条带密度比值和免疫荧光强度为计量资料以( ±s)表示;各时间点与未处理组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 结果SD大鼠玻璃体腔注射MANF后,磷酸化p44/42MAPK的表达在0.5 h就开始明显升高,1 h达到高峰,较对照玻璃体腔注射PBS组和未处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18,4.41;P<0.05),然后逐渐下降,4 h降至未处理组水平。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磷酸化p44/42MAPK阳性的细胞位于视网膜内核层的Müller细胞,其荧光强度显著高于阴性未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1,P<0.05)。原代培养的Müller细胞经MANF处理后,磷酸化p44/42MAPK在5 min时较未处理组就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8,6.43;P<0.05),15 min达到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7,9.18;P<0.05),到30 min降至正常水平。 结论p44/42MAPK信号通路参与了MANF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MANF直接作用于视网膜Müller细胞,可能通过与Müller细胞的相互作用起到细胞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 紫外线照射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形成的诱因之一.研究表明,3-吲哚甲醇(I3C)可抑制氧化作用导致的细胞损害及淀粉样纤维变性的形成,氧化损伤及淀粉样纤维变性的形成均与白内障有关,而I3C与α晶状体蛋白活性的关系尚有待证实. 目的 评估紫外线-B激光照射对α晶状体蛋白结构和分子伴侣功能的影响,探讨I3C对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新鲜1岁龄牛眼球的晶状体,采用凝胶层析法提纯牛的α晶状体蛋白,并按照快速蛋白液相色谱( FPLC)吸收谱线收集α晶状体蛋白.然后分别以23.75、118.75、475.00、1187.50、2375.00、4750.00、11 875.00和23 750.00mJ/cm2的紫外线-B激光照射在凸透镜后一固定位置的α晶状体蛋白,然后通过改变α晶状体蛋白在凸透镜后的位置达到改变照射能量的目的,使各组照射能量分别为28 535.00、6730.00、3435.00、1910.00、1040.00 mJ/cm2.使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量紫外线-B激光照射前后α晶状体蛋白的紫外吸收谱线(色氨酸荧光谱).在照射能量为475.00、1187.50、2375.00、4750.00、11 875.00mJ/cm2照射后的α晶状体蛋白溶液中分别加入50μmol/L和100 μmol/L的I3C,并进行过氧化氢酶(CAT)热凝聚实验,判断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未加入50 μmol/L和100 μmol/L I3C的α晶状体蛋白溶液进行相同的实验作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仪测量360 nm波长处各组α晶状体蛋白抑制CAT热凝聚的吸光度(A360)值,计算各干预组与对照组A值的百分数作为评价分子伴侣活性的指标. 结果 α晶状体蛋白紫外吸收谱测定发现,紫外线-B激光照射能量为1187.50 mJ/cm2时,α晶状体蛋白A280值降到10%左右,当照射能量达到23.75 J/cm2时,α晶状体蛋白A280值降到2%以下,二者呈负相关(R2=0.925).色氨酸荧光光谱测定表明,紫外线-B激光照射强度与色氨酸荧光强度呈负相关(R2=0.996),而与色氨酸代谢产物N-甲酰犬尿氨酸(N-FK)的荧光强度呈正相关(R2=0.949).CAT热凝聚实验表明,加入50 μmol/L和100μmol/L的I3C后,各强度的激光照射组α晶状体蛋白的相对A360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分子伴侣活性随着激光照射能量的增加与不加入I3C的α晶状体蛋白相比降低变慢.结论 紫外线-B激光照射可以造成α晶状体蛋白分子结构的变化及分子伴侣活性的降低,I3C对于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裴雪婷  鲍永珍 《眼科研究》2007,25(9):714-717
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与遗传有关的先天性白内障有多种遗传方式,其致病基因、基因突变的位点和引起先天性白内障的表现型相继被发现。到目前为止,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证明与先天性白内障有关的致病基因有16个,共有40多个基因位点与先天性白内障有关。先天性白内障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逐步明确,使先天性白内障的基因诊断,特别是产前诊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是一种罕见类型的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症,大多继发于剖宫产等盆腹腔手术,少数为自发性。AWE可以引起周期性腹痛、腹壁包块、肿胀出血等不适,发生机制主要有种植、内分泌、免疫、遗传和炎症等学说。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在AWE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目前皮肤镜在AWE诊断中的应用较少,均匀红色色素沉着、活动性出血、红棕色球状结构等是镜下的典型特征。病灶切除术是AWE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开腹、腹腔镜(多孔或单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等术式,根据病灶的浸润深度推荐不同入路。新型的高强度聚焦超声、经皮冷冻或微波消融等技术用于AWE保守性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初步证实,未来值得进一步的探索。AWE的整体复发率低,病灶完全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术后联合使用激素的预防价值存在争议。关于AWE的管理,国内外尚无明确的专家共识和指南,临床上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