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ICU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6月我院ICU收治的年满18周岁,ICU停留时间大于24h的174例患者,采用CAM-ICU每天两次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将患者分为谵妄组与非谵妄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酗酒史等12个因素与谵妄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74例患者中谵妄发生率为22例(12.64%)(谵妄组),非谵妄组为152例(87.3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史(OR 3.932,95%CI 1.225~12.617)、手术(OR 9.691,95%CI 2.103~44.657)、低氧血症(OR 6.595,95%CI 1.377~31.585)、苯二氮?类药(OR 7.620,95%CI 1.713~33.899)是危重患者发生ICU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冠心病史、手术、低氧血症、苯二氮?类药是危重患者发生ICU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及早行谵妄筛查,积极预防ICU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猫抓病是由汉塞巴尔通体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出现神经学表现者较为罕见,容易误诊。某院收治1例以"右侧腹股沟包块渐进性增大10 d,四肢麻木无力2 d"入院的45岁男性,病程中患者出现发热、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双下肢对称性瘫痪、感觉障碍,脑脊液检查示蛋白-细胞分离特征,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后经病理检查、既往猫抓咬史及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检出汉塞巴尔通体,最终确诊猫抓病。本文就该例猫抓病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进行报告及文献复习,旨在提高临床对猫抓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发生谵妄的重症患者血清代谢物标志物。 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发生谵妄的患者18例(谵妄组),同时选择匹配的未发生谵妄的18例患者作为对照(非谵妄组)。采用磁共振(1H磁共振)方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代谢组学,主成分分析(PCA)法进行多变量数据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法进行模型验证,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筛选及鉴定2组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的代谢产物。 结果与非谵妄组患者相比,谵妄组患者的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和乙酰乙酸的峰值明显增高,而柠檬酸的峰值则明显降低。 结论ICU患者发生谵妄时,机体氨基酸代谢、三羧酸循环和酮体代谢异常,基于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技术有助于发现谵妄患者差异标志代谢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模拟脓毒症临床病理生理过程的动物模型。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参见CASP方法改良制作脓毒症兔模型,对照组进腹后不进行肠穿孔,找到升结肠后关腹。CASP模型后4 h由右颈总动脉置管连接压力换能器,通过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分别于造模后4 h、8 h抽取颈动脉测定乳酸、血气、血糖、血浆TNF-α水平。术中监测呼吸频率及尿量,CASP后8 h开腹观察腹腔状况,检测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行损伤评分。结果 (1)模型组CASP后4~8 h MAP逐渐下降,HR逐渐增快,对照组MAP、HR变化平稳。(2)CASP后8 h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乳酸、血糖水平增高,BE降低(P<0.05)。(3)CASP后8 h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Sa O2、Pa O2、Pa CO2及p H值均下降。(4)CASP后4 h、8 h模型组TNF-α均高于对照组。(5)对照组肺损伤病理学评分低于模型组。结论运用改良CASP模型可成功复制出接近临床实际的腹腔感染诱发的脓毒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单独应用右美托咪定及咪达唑仑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创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ICU行无创机械通气患者64例,并根据接受镇静镇痛治疗方案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41例)和非右美托咪定组(non-Dex组,23例)。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 μg/kg,续以维持剂量0.2~0.5 μg/(kg?h);咪达唑仑负荷量0.05 mg/kg,续以维持剂量0.02~0.10 mg/(kg?h);丙泊酚负荷量3 mg/kg,续以维持剂量0.5~3.0 mg/(kg?h);咪达唑仑和丙泊酚复合应用芬太尼,负荷剂量为1 μg/kg,续以维持剂量1~2 μg/(kg?h)。监测并记录注射药物前、注射药物后第1、3、6、12、24小时患者的Ramsay评分,记录注射药物前、注射药物后第1、12、24小时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及血气分析结果。观察记录谵妄、过度镇静、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2组药物均能使患者达到镇静目标评分,注射药物1 h Dex组与non-Dex组患者的Ramsay评分分别为(2.3±0.5)、(2.3±0.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P=1.000);12 h分别为(2.3±0.5)、(3.3±0.8)分;24 h分别为(2.4±0.5)、(3.2±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16、5.71,均P<0.001)。Dex组患者ICU停留时间较non-Dex组短[(4.9±2.0)d vs (6.8±3.2)d,P=0.026]。2组患者在静脉输注药物后各时间点的氧合指数(PaO2/FiO2)、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及气管插管、过度镇静、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注药物1 h后Dex组与non-Dex患者的心率分别为(78.4±17.6)、(93.3±25.0)次;12 h分别为(77.1±10.7)、(86.5±13.4)次;24 h分别为(71.4±6.9)、(80.9±14.3)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9、3.08、3.59,均P<0.01)。Dex组患者谵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non-Dex组(7.3% vs 39.1%,P=0.023)。疾病亚组分析显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镇静药物后低血压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非急性心力衰竭疾病类型(Dex组:71.4% vs 8.8%,P=0.001;non-Dex组:66.7% vs 11.8%,P=0.008)。 结论单独应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或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等镇静方案均能安全应用于辅助无创机械通气,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时需注意低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在成人脓毒症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7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28天死亡率分为存活组(n=39)和死亡组(n=18)两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FT3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入选者平均年龄(67.09±14.56)岁,28天病死率为31.6%,APACHEⅡ评分为(23.72±7.74);死亡组患者APACHEII评分、血肌酐、乳酸、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均高于存活组,而FT3水平低于存活组。多因素分析示FT3是成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FT3联合血乳酸(Lac)对成人脓毒症患者预后有更强的预测价值。结论 成人脓毒症早期,FT3降低可能预示着患者预后不良,FT3联合血Lac早期预测成人脓毒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袁荆  吴敬医  于涛  鲁卫华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1):2599-260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病死率高达27%~42%,是临床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超声检查对ARDS患者肺脏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且具有无放射性、实时性、易于床边操作等优势。本文介绍了超声检查在ARDS诊疗中的应用原理、特殊影像学特征以及其对ARDS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价值,表明超声检查在ARDS患者的临床诊疗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超声检查和其他诊断方法结合进行综合评估,也将使其在ARDS患者中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9.
10.
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及其对危重患者腹腔脏器功能的影响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1].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是重症医学科中患者死亡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原因[2-3].也正因为如此,世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协会(WSACS)建议对进入ICU的所有患者,以及患者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存在时应进行IAP的常规监测[4].诸多研究表明近期腹部手术、脓毒血症、大量输液、多脏器功能衰竭、机械通气、改变体位等诸多因素均可能诱发IAH[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