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膜式血浆分离器行血浆置换(PE)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确诊为TTP并接受PE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住院患者9例,观察PE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各项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8例患者存活(5例完全缓解、3例好转),1例患者(原发性TTP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PE 1次后死亡.PE治疗后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体温恢复正常;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无明显变化;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较治疗前升高(P<0.01);乳酸脱氢酶(LDH)、间接胆红素(IBIL)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 膜式血浆分离器行PE联合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对TTP患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氟非尼酮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疗效,探讨氟非尼酮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 组织中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Col I),II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II,Col II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氟非尼酮组(n=5)。对模型组和氟非尼酮 组大鼠行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模型。氟非尼酮组从造模前24 h开始以氟非尼酮[125 mg/(kg.d)]溶于 0.5%羧甲基纤维素钠(sodium carboxyl methyl cellulose,CMC-Na)中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以等体积0.5% CMC-Na灌 胃。于术后14 d处死大鼠,取梗阻侧肾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Col I,Col III,α-SMA,PDGF,CTGF的蛋白表达;用RT-PCR检测Col I,Col III,PDGF,CTGF mRNA表达。结果:模 型组肾间质损伤指数、胶原相对面积评分及Col I,Col III 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增高(P<0.05),氟非尼酮治 疗后明显改善(P<0.05)。模型组肾组织α-SMA,PDGF,CTGF蛋白表达及PDGF,CTGF mRNA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 增加(P<0.05),氟非尼酮治疗后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氟非尼酮(125 mg/kg.d)能够显著改善单侧输尿管梗阻 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肌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及关键促纤维化因子PDGF和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ACEI/ARB)治疗IgA 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经3 个月足量 ACEI/ARB 治疗,尿蛋白仍>0.5 g/d 的原发性IgA 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7 例。治疗组给 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250μg/ 次,2 次/d,同时联合ACEI/ARB 治疗;对照组仅给予ACEI/ARB 治疗。 入组后第3、6 和9 月各随访1 次。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0、3、6 和9 个月的的尿总蛋白/ 尿肌酐比值在 不同组间有差别(P <0.05),在不同时间、变化趋势上无差别(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0、3、6 和9 个月 的的eGFR 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变化趋势上无差别(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0、3、6 和9 个月的尿 总蛋白/ 尿肌酐比值变化率、eGFR 变化率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下降趋势上有差别(P <0.05)。所有患 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联合ACEI/ARB 治疗IgA 肾病可有效降低患者的 蛋白尿水平,延缓eGFR 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