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效果。方法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个抽样点,每个点按年龄、性别比各抽取2010年新确诊的高血压病例75名,共计300名。完成基线调查后,由医务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每季度一次的健康强化干预,4次干预结束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及身体指标测定。结果规范化管理后,患者的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服药依从性提高,控制满意率提高,收缩压和舒张压有所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运动量、日摄入食盐量和日摄入油量的干预效果分别为:-19.00%(P0.05),-10.00%(P0.05),-75.00%(P0.05),较管理前有所改善;但是吸烟、饮酒和体重控制不明显(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可以促使患者摒弃不良生活习惯,显著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居民高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探讨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辖区内大于18岁居民1210人,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检出高血压患者200例,患病率为16.53%,其中男性患病率16.58%,女性患病率16.47%,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同年龄段内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无论男女高血压患病率都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χ2=66.08,P<0.01;女χ2=79.84,P<0.01);年龄大、每日食盐摄入量和体重指数超标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北碚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发病与年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4.
[^14c]苯并[a]芘在SD大鼠纹状体的动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用r测量方法和光镜放射自显影研究[14C]苯并[a]芘([14C]Benzo(a)pyrene,[14C]BaP)在大鼠纹状体的动态分布,探讨BaP的神经毒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尾静脉注射[14C]BaP 3.7 × 105 Bq/kg,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每组按照染毒后处死时问的不同,又分为1 h、1 d、2 d、3 d、7 d共5个时间点,观察大鼠一般情况以及测定脏器系数,采用r测最方法和光镜放射自显影法观察[14C]BaP在纹状体的分布及其银粒密度.结果:BaP急性染毒后大鼠出现了一般情况的改变和脏器系数下降.r测量结果:纹状体每克脑组织含放射性占注射剂量的百分比(%ID/g)在第1 d和第2 d明显高于海马、大脑皮层(P<0.05);放射自显影结果:纹状体银粒在第1 d达高峰,第2 d显著减少,染毒后第7 d仍可检测到银粒.结论:BaP能透过血脑屏障到达脑组织,主要分布和贮存于纹状体,具有一定的中枢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拟观察噪声对幼鼠学习记忆及海马区Glu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探讨噪声对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Wistar幼鼠,随机分为噪声组和对照组,噪声组在90dB(A)噪声下持续暴露1个月,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幼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海马区Glu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在Morris水迷宫试验中,噪声组寻找平台的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5),末次跨台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噪声组海马区Glu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及染色强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噪声可使幼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这可能与海马区Glu的合成减少,抑制了习得性长时程突触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大鼠进行苯并[a]芘(B[a]P)急性染毒后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其海马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从而探究B[a]P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40),其中实验组又按大鼠染毒后的处死时间分为5组(染毒后1h组、染毒后1d组、染毒后2d组、染毒后3d组、染毒后5d组),每组8只。对实验组大鼠尾静脉注射B[a]P,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染毒结束后,分别在不同的特定时间点取下大鼠的海马组织在光镜和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B[a]P急性染毒后出现了易受惊、易兴奋、易激惹、感觉迟钝、反应低下等异常表现。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光镜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数量及形态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没有明显变化。而各组大鼠海马组织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的海马神经细胞出现了胞体浓缩变性、细胞核皱缩、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等。结论 B[a]P急性染毒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具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重庆市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规律,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为79.45/10万,季节分布呈现双峰特点,主高峰为4-6月,次高峰为11月至次年1月。乡镇发病率高于街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7,P<0.05)。男性年均发病率为85.48/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73.29/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1,P<0.05)。以3~15岁年龄组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84.77%;职业以学生最多,占发病总数的75.72%。结论小学是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的重点,应对14岁以下儿童在流行高峰到来之前开展强化免疫接种,同时在学校采取消毒隔离等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5-2012年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特征,为制订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碚区2005-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暴发事件及关联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北碚区流行性腮腺炎年均发病率为80.51/10万;暴发事件27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暴发病例共1 388例,占病例总数的34.80%。暴发呈双高峰分布,5、12月最多,疫情平均持续(70.5±25.8)d。82.35%的镇/街都出现过暴发,其中天生、歇马、北温泉三地暴发最多、最频繁。暴发病例中97.41%是学生,以7~12岁儿童为主,占74.71%。小学生罹患率为5.52%,高于中学生的1.99%;春季学期罹患率为5.33%,高于秋季学期的3.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接种率低、未免疫人群积累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且暴发不断的最主要原因,应强化对学生腮腺炎疫苗的接种查验,及时开展疫苗补种或实施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为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6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反复胸腔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总引流量、积液吸收时间、胸膜增厚度、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引流量无显著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积液吸收时间、胸膜增厚度、住院时间等指标显著优越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9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不影响积液排出总量,且能加快积液的排出速度,对患者伤害小,使患者恢复快,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规律和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北碚区2013年手足口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北碚区2013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58例,发病率为125.26/10万;一年内呈现两次发病高峰,10~12月出现发病主高峰,4~6月出现次高峰;街道发病率高于乡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72,P<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P<0.01);年龄集中在1~3岁,占病例总数的70.51%。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以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占71.15%。90.91%的聚集疫情发生于托幼机构。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有明显时间、地区、年龄、性别特征,加强疫情和病原学监测是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