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8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桂枝汤对高脂饮食导致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E-/-)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肠道菌群和主动脉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 40只12周龄雌性ApoE-/-小鼠采用配对比较法随机分为普食组(ApoE-/-+CD),高脂组(ApoE-/-+WD),桂枝汤组(ApoE-/-+WD+GZT,7.83 g·kg-1)和阿托伐他汀组(ApoE-/-+WD+Atr,3.33 mg·kg-1),10只匹配的C57BL/6小鼠为野生普食组(C57BL/6+CD)。除普食组外,其余给予高脂饮食诱导AS模型。治疗组于高脂饮食同时分别给予口服灌胃桂枝汤和阿托伐他汀,正常组和模型组采用同时间、同体积双蒸水灌胃对照。干预4周,每组取5只小鼠,取眼球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血脂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亚型比例、表面受体Toll样受体4(TLR4)和CD36表达水平;取回肠内容物采用16S rRNA相对应的DNA序列(16S rDNA)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每组余下的5只小鼠干预12周后,取胸腹主动脉采用油红O染色检测主动脉血管斑块形成情况。结果 干预4周,与C57BL/6+CD组比较,ApoE-/-+CD组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升高(P<0.01),ApoE-/-+WD组血浆TC和LDL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ApoE-/-+WD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炎症亚型Ly6C??比例升高,TLR4表达上升(P<0.05);ApoE-/-+WD组回肠菌群的厚壁菌门增加,疣微球菌门减少。与ApoE-/-+WD组比较,ApoE-/-+WD+GZT组血脂水平没有明显改变,但炎症亚型单核细胞Ly6C++比例降低,单核细胞表面受体TLR4和CD36表达降低(P<0.05);回肠菌群的厚壁菌门比例减少,拟杆菌门和疣微球菌门增加。干预12周,ApoE-/-+WD组主动脉血管AS斑块形成,ApoE-/-+WD+GZT组AS斑块病变程度减轻。结论 桂枝汤可以改善高脂饮食饲喂ApoE-/-小鼠的单核细胞免疫异常以及肠道菌群失衡,抑制AS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2.
一、配伍得当,细辛久服无弊朱宗云老中医治鼻鼽善用细辛。《本草经疏》认为:“其曰久服明目,利九窍,必无是理,盖辛散升发之药,岂可久服?”虽言之有理,然有过激之处,临床上如果配伍得当,可免发散之弊。朱老用细辛治疗过敏性鼻炎,配以黄芪、当归、补骨脂、五味子、制首乌等补气血、益肝肾之品,疗效良好,并无耗伤正气的副作用。患者戚某,男,四十余岁,患过敏性鼻炎多年,每日晨起喷嚏几十次,集体宿舍同事戏之曰“起床钟”,鼻流清涕,以致日用手帕多达十几块。平时畏寒乏力,腰膝酸冷,脉细尺不足,舌淡红,辨之为肺脾虚寒,处方为生黄芪9  相似文献   
3.
三百多年来,《本草纲目》一直为世界医药学家所一致推崇。虽然此书形式近似于生药学,但详细考察其内容,实际是药物学与治疗学的紧密结合。从一万一千多首附方和“百病主治药”二卷来看,这是从药物的实际应用阐明中医“辨证论治”的医疗原则,是理、法、方、药的有机地结合,因此对后世临床的治疗用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草纲目》“上自故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縻不备采”(《本草纲目·序》),引用古代医书二百七十七家,经史百家四百四十家,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仅就其有关耳鼻喉科用药的贡献,作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过敏性鼻炎以鼻痒、喷嚏,流清水涕为主要症状。我们用肺脾肾同治法治疗本病2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20例中男9人,女11人;年龄最小22岁,最大56岁,22~30岁占60%;病程2~3年3例,5~10年6例,10~+~15年3例,15~+~20年3例,20年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芥子咳喘贴早期安全性,为新药临床试验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以日本大耳白兔和Hartley豚鼠为研究对象,采用皮肤用药急性毒性试验观察空白对照组、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芥子咳喘贴高剂量组日本大耳白兔用药后的一般状况及血生化等;单次及多次给药完整皮肤刺激试验观察日本大耳白兔皮肤有无红斑、水肿,以及上述变化恢复情况和时间;通过过敏试验观察Hartley豚鼠皮肤过敏情况。结果: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芥子咳喘贴高剂量组对日本大耳白兔一般状况无显著影响,其死亡率为0%,肉眼观察皮肤、脊神经及各脏器未见显著异常改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芥子咳喘贴高剂量组肝脏、肾脏质量及脏器系数显著降低(P<0.05),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日本大耳白兔血脂、肝功、肾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芥子咳喘贴单次给药后,各观察时间点日本大耳白兔给药部位皮肤刺激评分均为0分,多次给药改后,其刺激强度平均分值1.5分,为轻度刺激;未引起Hartley豚鼠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结论:芥子咳喘贴经急性毒性试验、单次及多次给药完整皮肤刺激试验、皮肤过敏试验均未出现毒性反应,具备无毒、低刺激、无致敏性特点,经皮肤给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芥子咳喘贴对支气管炎模型小鼠的镇咳、祛痰、抗炎的药效学作用。方法将80 只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平喘止咳贴组、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芥子咳喘贴高剂量组,每组20 只。采用 氨水引咳法制备小鼠咳嗽模型、呼吸道酚红排泌实验观察排痰情况、脂多糖(LPS)鼻饲诱导法观察小鼠支气管 炎性反应。药物干预后,测定5 min 内模型小鼠咳嗽次数和潜伏时间、分光光度计检测肺泡灌洗液中酚红浓 度、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BA 法)检测小鼠外周血与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2、 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及平喘止咳贴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平喘 止咳贴组比较,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 剂量组、高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 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 比较,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肺泡灌洗液酚红浓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 量组肺泡灌洗液酚红浓度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常规剂量 组血浆炎性因子MCP-1、IL-6 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比 较,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芥子咳喘贴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作用,可降低外周血炎症因 子MCP-1、IL-6 水平,芥子咳喘贴常规剂量组、高剂量组药效学作用总体相当。  相似文献   
7.
袁晓雯 《基层医学论坛》2016,(15):2076-207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8月在我院使用心电图进行诊断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并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所占比例为74.35%,与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所占比例25.64%相比明显较多.ST段抬高是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主要表现,非ST段抬高是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主要表现.结论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对于非典型患者要辅助其他诊断方法进行检查,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室不同起搏部位对老年病窦综合征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并接受起搏器植入手术的90例老年病窦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起搏器植入部位分为右室流出道组和右室心尖组,每组各45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收缩同步性和整体收缩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无明显差别,手术后,右室心尖组 Tmsv-16-SD、Tmsv-16-Dif 等左心室同步收缩性指标较右流出道组明显延长,而右流出道组患者的上述指标较手术前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手术前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无明显差别,手术后,两组患者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均较术前无明显改变,且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别,手术后,两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均较术前无明显改变,而右室心尖组的 FS 和舒张期二尖瓣流速较术前明显降低,右流出道组的上述指标较术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起搏器植入右室流出道较右室尖部可更好地维持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同步性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提示右室流出道起搏器植入对患者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为身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呈现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一种变态反应,以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症状。我们应用中医辨证论治,对过敏  相似文献   
10.
50例正常人四肢皮温、动脉多普勒超声和血流图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温、多普勒超声、血流图是诊断周围血管疾病的非侵入性测定方法。本文介绍50例正常肢体的测定值及其与室温的关系,作为检查周围血管缺血性疾病的参考。皮温测定示所取穴位为31±2℃,双侧皮温差为0.5±0.5℃,双侧相应穴位皮温差的绝对值与室温无关,故认为在无恒温的条件下可作双侧相应部位的皮温对照。超声测定示测定值与脉搏搏动呈正相关,且偶有足背动脉与胫后动脉的减弱和缺如。血流图测定示正常图形多为陡直形,偶见园顶形与转折形,均有明显的重搏波,顶峰角小于9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