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掌跖脓疱病(palmoplantar pustulosis, PP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单盲临床试验的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就诊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PPP患者共73例,随机分为3组: 低剂量组以2倍最小红斑量(minimal erythema dose, MED)为起始剂量、中剂量组(以4倍MED为起始剂量)和高剂量组(以6倍MED为起始剂量)。各组均接受每周3次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持续12周。分别评估治疗第0、2、4、6、8、12周时掌跖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lmoplantar pustular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p-PASI)和皮肤病学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 DLQI)评分,并记录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治疗结束时均获得良好疗效。高剂量组pp-PASI降低(26.92±4.90)较中、低剂量组pp-PASI降低更为显著(21.05±4.48,17.3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各组患者DLQI评分均有改善,高、中剂量组DLQI评分改善快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12/24,50%)。结论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掌跖脓疱病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其中以6倍MED为起始剂量,每次治疗较前一次递增20%可较快达到满意疗效,减轻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应注意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在选择剂量前对皮肤厚度及皮肤类型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节律基因隐花色素2(CRY2)在银屑病小鼠模型及HaCaT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咪喹莫特诱导小鼠模型实验:12只C57BL/6雌鼠随机均分为咪喹莫特组(连续外用咪喹莫特乳膏5 d诱导构建银屑病小鼠模型,6只)和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6只),第6天处死小鼠,取其背部皮肤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表皮中CRY2的表达。HaCaT细胞转染实验:使用小干扰RNA(siRNA)技术在HaCaT细胞中敲减CRY2的表达(siRNA-CRY2组),以siRNA-NC组作为对照,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检测HaCaT细胞增殖活力,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HaCaT细胞中趋化因子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动物和细胞实验:12只C57BL/6雌鼠随机均分为TNF-α组(小鼠耳部皮下连续注射TNF-α溶液6 d,6只)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注射等量的PBS,6只),第7天处死小鼠,取其耳部皮肤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表皮中CRY2的表达;用50 ng/ml TNF-α刺激CRY2基因敲减的HaCaT细胞12 h(siRNA-CRY2 + TNF-α组),以siRNA-NC + TNF-α组作为对照,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趋化因子mRNA的表达。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咪喹莫特组小鼠背部表皮层中CRY2蛋白的表达(0.94 ± 0.23)显著低于对照组(2.30 ± 0.25,t = 3.99,P = 0.016)。HaCaT细胞转染实验:siRNA-CRY2组EdU阳性细胞比例(48.13% ± 10.97%)显著高于siRNA-NC组(38.23% ± 0.81%,t = 5.00,P = 0.007),且siRNA-CRY2组趋化因子CXCL1、CXCL8 mRNA相对表达量及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siRNA-NC组(均P < 0.05),但两组间CCL20 mRNA表达量及ERK1/2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TNF-α刺激实验:免疫荧光染色显示,TNF-α组鼠耳表皮组织中CRY2蛋白表达水平(0.37 ± 0.34)显著低于PBS组(2.04 ± 0.17,t = 4.38,P = 0.012);siRNA-CRY2 + TNF-α组HaCaT细胞趋化因子CXCL1、CXCL8、CCL20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siRNA-NC + TNF-α组(均P < 0.05)。结论 CRY2在银屑病小鼠模型中表达降低,促进了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以及趋化因子CXCL1、CXCL8和CCL20的表达,且TNF-α可能是下调CRY2表达的上游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银屑病皮损组织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 2019年2 - 4月收集就诊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的17例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在第0、2、6、14、22、30、38、46周给予5 mg/kg 英夫利西单抗静脉滴注治疗。第2、6、10、14、22、30、38、46、52周评价疗效,疗效指标为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记录不良反应。采用实时PCR检测志愿者对照(8例)和银屑病患者治疗前(14例)及治疗10周后(5例)皮肤组织PD-1和PD-L1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5例志愿者及银屑病患者皮肤组织PD-1和PD-L1的表达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与对照皮肤样本PD-1、PD-L1的表达,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前后患者皮损PD-1、PD-L1的表达。结果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第2、6、10、14、22、30、38、46、52周,斑块状银屑病达到 PASI75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17、6/16、9/16、10/16、15/15、14/15、13/14、11/13和10/11。12例患者出现抗核抗体转为阳性,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例出现输液反应,为最严重的不良反应。银屑病患者治疗前皮损处PD-1、PD-L1的表达(1.111 ± 0.391,0.902 ± 0.169)显著高于对照组(0.620 ± 0.225,t = 3.116,P = 0.007;0.474 ± 0.360,t = 3.208,P = 0.006);治疗后银屑病好转皮损处PD-1、PD-L1的表达(0.570 ± 0.230,0.150 ± 0.050)较治疗前(1.238 ± 0.414,0.966 ± 0.184)显著降低(t = 3.107,P = 0.036;t = 8.423,P = 0.001)。结论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良好,安全性较高,但治疗过程中的监测非常必要;经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皮损中异常上调的PD-1、PD-L1表达水平降低,提示PD-1、PD-L1可能参与银屑病炎症调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就诊的245对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及其配偶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FDLQ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进行调查。配偶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银屑病患者配偶生活质量评分为(7.65±6.47)分,其中,89.6%的配偶报告生活质量有受损情况。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教育程度、是否累及指甲、既往是否接受传统治疗、体表受累面积(BSA)、躯干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上肢PASI、下肢PASI、临床医师整体评估(PGA)、DLQI、患者对病情的总体评估(PtGA)、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配偶自身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与配偶的FDLQI显著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BSA、DLQI、PtGA和配偶自身的焦虑评分是影响配偶生活质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