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掌握西安市鼠种构成、消长趋势及不同生境鼠密度情况,为防鼠、灭鼠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地理东、南、西、北4个方位选择4个区县,每个区县选择城镇居民区、农村自然村和食品餐饮行业共5个监测点,奇数月中旬采用夹夜法监测。结果共捕获4类鼠119只,鼠密度0.58%,优势鼠种为小家鼠,占比49.58%。鼠密度季节消长呈双峰型,小高峰是3月,为0.60%;大高峰是7月,为0.84%;城镇居民区鼠密度高峰在7月,为0.84%;农村自然村在5月,为1.67%;食品餐饮行业呈双峰趋势,分别为3月的1.00%,7月的0.75%。结论 2018年西安市鼠密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生境鼠密度、鼠种和消长趋势不同。建议根据以上特点制定不同生境的防鼠、灭鼠措施,将鼠密度控制在更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西安市鼠种构成、鼠密度及季节消长趋势等情况,为制定防鼠灭鼠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2019年按照西安市地理方位东、南、西、北共选择4个区(县),每个区(县)选择城镇居民区、农村自然村和食品餐饮业共5个监测点,奇数月中旬采用夹夜法监测,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收。鉴定鼠种并计算鼠密度,采用χ2检验对5年间鼠类种群构成和不同生境鼠类种群构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捕获4类鼠495只,平均鼠密度为0.39%,2016年鼠密度最低,为0.27%,2018年鼠密度最高,为0.58%。鼠密度季节消长呈不明显的双峰型,小高峰和大高峰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鼠密度分别为0.44%和0.46%,11月鼠密度最低,为0.32%。农村自然村鼠密度最高,为0.84%,城镇居民区鼠密度最低,为0.23%。不同生境小家鼠(M. musculus)的构成比最高,鼠种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城镇居民区鼠密度季节消长变化趋势平稳,农村自然村呈双峰趋势,食品餐饮行业呈单峰趋势。小家鼠(M. musculus)在不同鼠种中季节消长趋势明显,1月、7月和9月为高峰期。结论 2015—2019年西安市鼠密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年份、不同生境、不同鼠种鼠密度有差异。建议以农村为工作重心制定不同生境的防鼠灭鼠措施,以达到减少鼠类传染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吸收医用膜与尺神经肌膜瓣下前置联用对肘管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医院诊治的肘管综合征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等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尺神经肌膜瓣下前置治疗,试验组则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可吸收医用膜治疗,分别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电生理变化情况、并发症控制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及对照组小指展肌引出CMAP波幅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切口血肿、切口附近感觉减退、瘢痕增生发生率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医用膜与尺神经肌膜瓣下前置联用可显著提高肘管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明确2019年西安市蜚蠊防控工作的缺点和不足,为蜚蠊科学防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也为全市的创卫复审提供有力的保障.方法 按照西安市11个行政区划,在各城区随机抽取调查生境,采用目测法调查,记录观察到的蜚蠊种类、数量、活卵鞘数和蟑迹数.蜚蠊侵害水平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共抽取9种生境4002间房间,蜚蠊成若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稳定系统钢板倒置治疗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骨科收治的20例采用微创稳定系统钢板倒置治疗的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回顾性分析,选取同期采用动力髋螺钉2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其进行随访,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评价微创稳定系统钢板倒置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小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间骨骼愈合时间、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LISS倒置治疗陈旧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达到满意复位、固定,同时还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放性浮膝损伤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手术治疗开放性浮膝损伤患者26例,按骨折和开放性损伤类型进行评估分类,全部行急诊清创,骨折使用外固定支架、钢板和髓内钉固定,软组织损伤采用Ⅰ期缝合、植皮和组织瓣转位等方法闭合伤口。结果:截肢1例,其余25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至6年。骨折顺利愈合22例,愈合时间3~8个月。骨不愈合2例,经手术植骨后治愈。组织瓣移植全部成活。疗效按Karlstrom和Olerud对"同侧股骨和胫骨骨折"的分析标准评价:优9例,良11例,可4例,差2例。结论:开放性浮膝损伤治疗中不仅要重视骨结构连续性的重建,更要重视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及合并伤的治疗,综合考虑治疗顺序,个体化治疗措施,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背景: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为全髋关节置换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85%以上属于Vancouver B2、B3型骨折,手术难度较大。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Vancouver B2、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采用Cable-Ready索绑系统配合生物型长柄假体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黄冈市中心医院行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Vancouver B2、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钢丝环扎内固定结合生物型长柄假体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Cable-Ready索绑系统内固定结合生物型长柄假体的治疗方式。 结果与结论: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术中出血量也比对照组少;随访1年后,观察组患者髋关节Harris总分高于治疗前(t=3.174 9,P=0.002 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t=2.479 8,P=0.015 4);观察组患者髋关节Harris总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294 5,P=0.002 6);观察组患者置换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139 7,P=0.042)。说明采用Cable-Ready索绑系统结合生物型长柄假体治疗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的Vancouver B2、B3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损伤较小,置换后并发症较少,置换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处方:雄黄20克硫黄20克官粉8克制法:上三味,共研极细,装瓶密封备用。用法:用初产妇女乳汁(头生)把药未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晚睡前敷药,第二天早晨洗去,连续涂药,直至痊愈。疗效:曾用本方治疗9例,一般患者敷药  相似文献   
9.
处方:栀子5克,大黄10克,凡士林适量。制法:将上药擂成细面,用凡士林调成软膏,装瓶备用。用法:将药膏涂于白布上,贴患处,每日换药一次。疗效:用本方治疗无名肿毒20余名,均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单侧椎弓根穿刺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手术对侧椎体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行单侧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比较术前、术后对侧椎体骨密度变化。结果术前手术对侧椎体骨密度为(0.675±0.114)g/cm~2,术后6、12个月椎体含假体骨密度分别为(1.203±0.301)、(1.185±0.218)g/cm~2,去假体骨密度分别为(0.765±0.126)、(0.728±0.115)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4、8.24、14.88、8.12,P0.05);术后6、12个月手术对侧椎体去假体骨密度高于邻近椎骨密度值[(0.626±0.108)、(0.622±0.103)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4、7.95,P0.05)。结论经单侧椎弓根穿刺行PKP可明显提高对侧椎体骨密度,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