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0  
  相似文献   
2.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研究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运动功能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对52例因脊髓型颈椎病接受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随访37.5个月,在颈椎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上比较手术前后颈椎总的运动范围(总活动度)、各椎体间活动度。结果:术后3年颈椎总活动度、总屈曲及总仰伸角度均减小(P≤0.001),与术前相比平均下降15%,其中42例伴有颈部僵硬、疼痛等症状。颈椎总活动度的改变与神经功能的改善无相关性。各椎体间的屈伸运动范围从C2至C6均明显减小,而C6/7却稍有增加;椎体间滑移在C3/4、C4/5两个节段明显减少(P≤0.05)。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可以使颈椎总活动度和各椎体间活动度均减少并伴有颈部僵硬和疼痛。术后短期围领制动并早期主动伸、屈颈部的锻炼可能有助于减少颈部僵硬和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用33例男性青年新鲜尸体的脊柱,自蛛网膜下腔灌入铸型造影剂.低温冷冻,横断各颈椎照X线片,测出C_3~C_7椎体、椎管、硬膜囊和脊髓的横、矢径平均值。取4例先做脊髓造影CT测量,再做铸型造影对比,证明33例标本测量数值可作为正常男性椎管及脊髓CT测量的标准参考数据。选20例X线片进行图像面积扫描,其中C_4与C_5脊髓与椎管的面积比例较小。  相似文献   
4.
影响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疗效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Chronic cervieal com-pression myelopathy)是颈脊髓缓慢受压性损害引起的综合征,原发疾病较多,如脊髓型颈椎病、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颈椎间盘突出症及发育性椎管狭窄症等。其疗效取决于多种因素,手术方法选择、术后是否出现并发症以及疾病本身的特点均可能成为影响疗效的原因。1手术方法与疗效 有报告颈椎前、后路手术其疗效无显著性差异[1],但亦有报告颈椎椎体次全切除术其疗效明显优于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和颈椎后路椎板切除术,其后二种手术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2]。 颈椎前后路手术对改善颈脊髓病不同…  相似文献   
5.
颈髓损伤与低钠血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髓损伤后出现低钠血症的并发症尚未引起广泛重视,此文观察了39例颈椎外伤住院病例,认为低钠血症与颈髓损伤及其程度明显相关,与感染、发热相关(P<0.05),且认为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是由交感抑制、血浆醛固酮水平不足导致。  相似文献   
6.
Surgical treatment of sympathetic cervical spondylosis by the anterior approach is recom- mended in cases not responding to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15 (570) cases operated on, the results were good in 7, fair in 7 and poor in l. The mechanis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外科治疗随诊观察   总被引:44,自引:7,他引:37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程度、治疗方法及手术时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 118例手术治疗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平均随访 30 3个月 (1~ 16 3个月 ) ,74例随访 1年以上 (平均 4 6 3个月 )。观察 :(1)伤后 3种不同脊髓功能状况的治疗效果 (A组 :受伤时呈完全性瘫痪 ,70例 ;B组 :不完全性瘫痪 ,4 2例 ;C组 :上肢部分瘫痪、下肢完全性瘫痪 ,6例 )。 (2 )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 (3)手术时机 (伤后 <12个月、>12个月 )对疗效的影响。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1) 3组之间在保守治疗效果、术后近期效果和后期随访结果上无显著性差异。 (2 ) 3组均经保守治疗 ,平均为 2 1 3个月。保守治疗的效果与术后近期、尤其与后期随访结果相比 ,JOA评分较低 ,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 (3)伤后 <12个月和 >12个月手术的患者后期随访结果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前者术后近期和后期脊髓功能恢复都较满意 ;后者术后近期恢复较明显 ,但后期脊髓功能却出现倒退现象。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患者不同的脊髓功能状况对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无影响 ;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手术时机对后期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影响。最迟不应超过伤后 12个月  相似文献   
8.
急性脊髓损伤后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分布及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不同时间脊髓内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表达及其在不同类型细胞中的分布、血清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的变化及iNOS特异性抑制剂氨基胍(aminoguanidine,AG)对大鼠后肢功能的影响。方法:Allen′s模型致伤后,分别于损伤后1、2、3、5、7d取伤段脊髓,作蛋白质印迹分析。在SCI后3d,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顺序标记方法分析iNOS在脊髓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中的表达与分布。应用比色法测定SCI后血清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观察腹腔注射20mg/kg、200mg/kg AG后SCI大鼠后肢功能的变化。结果:SCI后1d可见iNOS表达,3d达高峰,7d明显降低。在SCI后,神经元、星形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均可iNOS表达,其中以神经元表达为主。SCI后血清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于伤后1h和3-7d时出现两个高峰。损伤后腹腔注射20mg/kg、200mg/kg AG均能显著抑制血清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升高,同时大鼠后肢功能显著恢复。结论:SCI后脊髓内iNOS表达增高,并分布在以神经元为主的多种细胞中。iNOS产生的NO加重了继发性脊髓损伤,对iNOS的抑制可能有助于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脊柱镜下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近几年开展的新技术 ,我院自 1997年 10月~ 2 0 0 0年 8月采用美国产第二代脊柱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80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5 2例 ,女 2 8例 ,年龄 2 1~ 5 4岁 ,平均 32 5岁。以腰痛症状为主者 71例 ,伴下肢放射痛 78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6 9例 ,膝、跟腱反射减弱 34例 ,伴肌力减退 4 7例 ,小腿及足部皮肤感觉减退 6 3例。本组病例均行腰椎正侧位片及CT检查 ,4 2例行磁共振检查 ,其结果全部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符。突出的椎间盘在L4 / 5者 5 3例 ,L5 /S12 5例 …  相似文献   
10.
急性颈髓损伤病人的水钠代谢变化及尿PGE2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急性完全性颈髓损伤病人继发的水钠代谢紊乱及尿中前列腺素PGE2排出量的相应变化,探讨颈髓损伤病人继发水钠代谢紊乱的发生机制.方法完全性颈髓损伤(CSCI)病人28例,对照18例.检测血压、心率、血电解质、尿量、液体入量以及尿电解质排出量的变化,放免检测尿前列腺素PGE2的变化.结果 CSCI组血Na+值低于对照组(P<0.01),92.9%可出现低钠血症.CSCI组尿量(P<0.01)及24 h尿Na+排出量(P<0.05)均高于对照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24 h尿PGE2排出总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颈髓损伤后交感神经系统抑制,血压降低,肾血流量减少,肾皮质缺血缺氧,继而刺激肾脏前列腺素合成增多,产生利钠利尿作用,可能是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