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韩苏夏  蔡梦娇 《西部医学》2018,30(9):1249-1251+1256
【摘要】 传统的恶性肿瘤治疗手段和策略已经不能满足患者对良好预后的要求,而精准医学的概念也已经渗透到肿瘤治疗研究的各个领域。因此,生物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以及攻克恶性肿瘤的希望。生物治疗包括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技术。目前,有关自噬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较少,因此自噬成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的新热点,也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新靶点,现就有关自噬与肿瘤生物治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展望进行综合述评。  相似文献   
2.
孙潇  蔡梦娇  张丹  韩苏夏 《西部医学》2018,30(9):1257-1263
【摘要】 目的 借助Sleeping Beauty(SB)转座系统在小鼠肝脏中稳定过表达原癌基因MYC诱导小鼠肝癌形成,并在SB转座子pT3EF1α c Myc基础上构建可在小鼠体内敲低PEX2的重组转基因载体。方法 借助水动力法尾静脉注射(Hydrodynamic tail vein injection, HTVI)和SB转座子系统向小鼠肝脏导入携带目的基因MYC的转座子质粒,诱导小鼠肝癌形成。 以载体为模板,分别扩增U6 shNC、U6 shPEX2序列,通过T4连接获得目标载体pT3EF1α c Myc shNC、pT3EF1α c Myc shPEX2。结果 ①实验组小鼠成功诱导出肝癌。②经酶切和测序等方法鉴定,构建质粒完全正确。③细胞瞬时转染实验质粒pT3EF1α c Myc shPEX2及其对照质粒pT3EF1α c Myc shNC,确定在小鼠肝癌细胞Hepa1 6中实验组质粒可以降低PEX2的mRNA水平。结论 借助 HTVI技术和SB转座系统过表达c Myc成功诱导小鼠肝癌形成,并在SB转座子质粒pT3EF1a c Myc基础上构建了可在小鼠肝癌细胞Hepa1 6中敲低PEX2基因的重组转基因载体。  相似文献   
3.
章祎  王湛  蔡梦娇 《广东医学》2016,(13):1989-199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CHD)、高血压疾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60例冠心病患者( CHD组)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于清晨空腹抽取其肘静脉血4 mL,静置离心后测量其Hcy和hs-CRP水平。结果 CHD组中的单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3个亚组的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支病变组的hs-CRP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高血压组中的1级组、2级组、3级组和CHD组的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高血压组中的2级组和3级组的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和hs-CRP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和治疗高血压及CHD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内脏脂肪面积在评估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胃癌并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263例,计算第三腰椎层面内腹部内脏脂肪的总面积(visceral fat area, VFA)。根据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分为高BMI组(66例)和BMI正常组(197例),根据内脏脂肪面积将患者分为高VFA组(121例)和低VFA组(142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 高BMI组较BMI正常组高血压及糖尿病病例多、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少(P<0.05),在肿瘤大小、分期、分化程度及总体预后与BMI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VFA组与低VFA组高血压病例、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检出淋巴结数目、术后发生IIIA级及以上并发症人数、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时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总体生存情况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T分期、N分期、是否有脉管癌栓侵犯、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及VFA是根治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T分期、N分期、肿瘤大小是根治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腹部内脏脂肪面积是胃癌患者术后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根治性胃癌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5.
韩苏夏  孙潇  蔡梦娇 《西部医学》2019,31(9):1313-1318+1323
【摘要】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分子(protein 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是一种可以直接降解靶蛋白的双功能嵌合体。PROTACs通过中间连接链将靶蛋白与E3泛素连接酶结合的配体连接起来,继而泛素化修饰靶蛋白,从而使其进入蛋白酶体途径降解。根据PROTACs的作用机理,可以设计合成靶向降解调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蛋白的PROTAC分子,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目前,多个靶向肿瘤相关蛋白(BET蛋白、TBK1、CDK4/6以及AR、ER等)的PROTAC分子已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作用效果,有望研究开发成为肿瘤靶向药物。本文将对PROTACs的发展及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