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血管内超声(IVUS)将超声技术和心导管技术相结合,可提供血管横截面的图像,不仅可观察管壁结构和管腔形态,还可识别斑块性质,准确测量管腔面积和斑块面积,评价管腔狭窄程度,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指导介入治疗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此文就IVUS在冠心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 CSF)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影响机制。方法 将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诊的CSF患者112例作为CSF组,同期120例因胸痛、胸闷症状就诊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血流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础资料、既往疾病史、生活方式、临床检查指标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CSF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吸烟史、不良饮食习惯、睡眠不足、糖尿病、高血压发生率,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1、TIMI血流计数、冠状动脉直径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1、可溶性CD40配体、脂蛋白、一氧化氮、红细胞沉降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TIMI血流计数均属于CS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改善患者生活习惯、控制慢性疾病、调节炎症反应和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等措施,可能降低CSF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1/2--lh无明显好转后给予BiPAP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该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心率、血压、呼吸等变化。结果:该组患者BiPAF治疗后,27例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有效率90g。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tick心衰能迅速缓解症状,加强护理与沟通,可以明显较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其目的是对有正常或部分胃肠道功能,而不能正常经口进食的患者进行基本营养补充及营养治疗。ICU患者往往需要机械通气,无法经口进食,同时,对于危重患者而言,肠内营养又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在肠内营养支持时如何将营养液规范输注体内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不同部位的管饲喂养。目前可以采用的方法有:鼻胃管、鼻肠管、经皮内镜胃造口术(PEG)、经皮内镜空肠造口术(PEJ)等。现将我们科室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磁共振成像(MRI)及皮质和尾壳核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探讨GDNF对内源性NSCs增殖分化的作用机制。制作右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左侧脑室注射GDNF,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DNA合成期(S期)细胞,Y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MRI观察脑部影像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组、生理盐水组和GDNF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90min后再灌注不同时间(3、7、14、21、28d)皮质和尾壳核内BrdU/nestin、BrdU/NeuN、BrdU/GFAP阳性双标细胞。GDNF组对学习记忆的恢复较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MRI检查T2WI上缺血区信号明显增高和轻微脑肿胀,GDNF组缺血后3d,缺血区出现小面积信号增高影,14d信号强度明显下降;GDNF组Br-dU/nestin双标细胞数明显增加;新生细胞分化结果显示28d时,GDNF组BrdU/NeuN(58.23%±15.30%)、BrdU/GFAP(11.29%±4.30%),与其它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证实局灶性脑缺血激活皮质和尾壳核内的NSCs,而GDNF可促进内源性NSCs增殖、分化,从而促进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在体海马齿状回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制作右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右侧脑室注射GDNF,通过神经电生理学方法,记录正常组、脑缺血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和GDNF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90 min后再灌注14 d海马齿状回的脑电活动,分析脑电频谱。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GDNF组各时间点BrdU阳性细胞较脑缺血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增多。大鼠脑电图显示,GDNF组较脑缺血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脑电活动恢复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GDNF可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后的脑损伤,促进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改善脑缺血后的行为和脑功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t,IL)-6基因启动子-634C/G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86 例冠心病及91例对照组患者,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两组患者IL-6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IL-6血清水平?比较两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以及不同基因型对血清IL-6 水平的影响?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及相关生化指标未见统计学差异(P > 0.05),冠心病组外周血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6.57 ± 6.68)ng/L vs. (6.89 ± 2.32)ng/L,P < 0.05],IL-6基因启动子-634C/G 3种基因型(CC?CG?GG)在冠心病组中的频率为57%?29%?14%,在对照组中的频率为65.9%?31.9%?2.2%,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冠心病组中IL-6基因启动子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者(GG?CG基因型)血清IL-6水平高于不携带者[(34.575 ± 6.618)ng/L vs. (16.758 ± 5.182)ng/L,P < 0.05]?结论:IL-6基因启动子634C/G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其中G等位基因携带者外周血IL-6 水平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9.
去“氧吧”吸氧曾经一度成为都市绿色消费时尚。其实在家建个“氧吧”,不仅可以更多地呼吸氧气,还可以美化居室,滋润眼球,实在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妇科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至2022年10月于某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准备出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中文版出院准备度评定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妇科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3例妇科手术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总评分(159.39±23.79)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出院指导质量得分、合并症种类、医院离家距离、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妇科手术患者出院准备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妇科手术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出院指导质量、合并症种类、医院离家距离、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会影响患者的出院准备度,临床医护人员应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