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内扎外剥侧切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内扎外剥侧切治疗急性嵌顿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对30例急性环状嵌顿混合痔和30例经保守治疗炎症消退后的嵌顿混合痔患者,均采用内扎外剥侧切治疗,观察其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全部治愈。但平均治愈时间,治疗组15天,对照组21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期手术能迅速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46例体会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期间46例经脐单孔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6例均通过普通腹腔镜器械经脐行单孔LC取得成功,均未放置引流.手术时间40~130 min,平均52.3 min;出血10~150 ml,平均40.6 ml.无漏胆、出血、脐疝、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住院1~4 d,切口不拆线,术后随访2周~3个月,平均1.8个月,腹壁疤痕不明显.结论 经脐单孔LC安全、可行,术后腹壁疤痕不明显,但操作困难,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作为LC的改进术式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进环状结缔组织混合痔的手术方式,观察其疗效。方法对232例患者采用齿线上下悬吊固定,再整形切除缝合,即内痔硬化注射,齿线上缝扎或结扎,悬吊固定直肠黏膜及齿线(齿线上悬吊),外痔作4~6个对称切口到齿线下,用5/0羊肠线缝合切口内侧端皮肤悬吊固定于内括约肌上缘(齿线下悬吊),其余外痔再整形切除缝合。结果232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时间最短4 d,最长12 d,平均6.8 d。4个对称悬吊切口53例(22.84%),5个切口121例(52.56%),6个切口58例(25%)。Ⅰ度疼痛141例(60.78%),Ⅱ度疼痛91例(39.22%);肛缘水肿18例(7.76%),排尿困难48例(20.69%),导尿23例(9.91%),排便不畅15例(6.47%),肛门部坠胀89例(38.36%),切口拆线致整形皮桥断裂5例(2.16%),无肛门畸形、肛管狭窄、直肠黏膜外翻、肛门潮湿及皮赘残留,术后肛门感觉正常,随访1~5 a无复发。结论本术式针对环状结缔组织混合痔而设计,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势,无后遗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炎性外痔常由肛缘皮肤损伤和感染引起,是痔瘘科的常见病,一般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外敷痔疮膏,但疗效欠佳,局部不良反应明显。1999—2003年,我们运用自拟中药马金地方煎汤熏浴,外敷九华膏治疗炎性外痔129例,并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12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蒲琦  汪明 《四川中医》2013,(7):141-142
目的:观察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肛门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用新斯的明作三阴交穴位注射并做提插使患者产生酸、麻、胀、重之针感效应,从而达到治疗尿潴留的目的。结果: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l例。结论: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肛门直肠术后尿潴留,方法简单、疗效肯定、实用,患者易接受,只要使用得当,完全可达到免除患者导尿痛苦之目的,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对83例腹股沟疝患者行TEP。用镜头直接分离腹膜前间隙,用巴德平片无钉合固定。结果 83例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110 min,平均(41±25.6)min,发生刺破腹膜者5例,发生皮下及阴囊气肿者3例,发生腹股沟区血清肿3例,尿潴留1例,无中转开放性手术,未发生其他并发症。随访1~21个月,无腹股沟疝复发。结论免气囊分离无钉合TE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1994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收治 4 0例由肛裂感染致深部肛周脓肿 ,现就其诊治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0例均为男性 ,年龄 19- 5 9岁 ,其中肛管后深间隙脓肿 13例 ,马蹄型脓肿 2 6例 ,直肠后深间隙脓肿 1例。1 2 病史 :所有病人入院前都有不同程度大便干燥 ,便后肛门滴鲜血 ,肛门疼痛 ;肥胖病人居多 ,肛管深长 ,发病均在 3年以上 ;继发肛门肿胀为主要临床症状 ,后期疼痛明显 ,并有小便困难 ,肛门局部不红、不肿 ,仅有深部压痛。1 3 手术要点[3] :术前服镇静剂 ,解痉剂 ,用开塞露1支塞肛解尽大小便。腰俞穴 (骶裂孔 )…  相似文献   
9.
经脐三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56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脐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2~7月经脐三孔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6例,以脐为中心,沿脐周皮肤皱褶线画圆,从2点钟方向弧行切开皮肤1 cm,置入10 mm trocar,入镜观察阑尾及盆腔情况后,决定行经脐腹腔镜手术,于脐10点钟方向置入10 mm trocar为主操作孔,脐5~6点钟方向置入5 mm trocar为副操作孔。游离出阑尾动静脉,4号丝线结扎,结扎切除阑尾,荷包埋入。结果 56例采用普通硬质腹腔镜器械经脐切除阑尾取得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术后无腹腔出血、戳孔感染及脐疝等并发症。手术时间30~90 min,平均40 min。术后1个月随访瘢痕被脐皱襞遮盖,不易察觉。结论经脐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但操作较为困难,术后腹壁瘢痕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结石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经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纤维胆道镜取石及T管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8例中通过该手术方法成功完成135例,3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平均96min,术后21~60d(平均40d)拔出T管,无胆漏、胆道狭窄、胆道出血和残余结石等手术并发症。结论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创伤小、患者痛苦小、康复快、腹腔脏器干扰少、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治疗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