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含醇辅料药品在ICU内联合抗菌药物用药使用导致双硫仑不良反应的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用的1674种西药说明书和181种中成药说明书汇总含醇辅料药物信息;另收集本院2021年1月—12月ICU出院病历资料共374份,统计含醇辅料药品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1855份说明书中有37份说明书中明确标注了乙醇信息。在全年374份ICU出院病历中,使用含醇药物的病例共计103份(27.54%);其中涉及与抗菌药物联用的病例有54份(52.43%);因联合用药导致双硫仑不良反应的病例有9份(16.67%);9份病例中,药物重叠当天发生不良反应的有5例,药物重叠后第2天发生不良反应的有4例,有8例使用了头孢菌素类药物,有1例为喹诺酮类类药物。结论:含醇辅料药物在临床使用频繁,这些药品的说明书对含醇辅料信息标注不明确和不统一,不利于临床用药安全与联合用药指导。在ICU中,含醇辅料药品使用广泛,与可能发生双硫仑反应的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也较多,存在一定的用药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甘草提取物甘草酸二铵对体外培养人毛囊生长的作用并检测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方法 分别将体外分离人毛囊培养于0.1、0.01、0.001、0.000 1 μmol/L浓度的甘草酸二铵中10 d,并设置不添加甘草酸二铵Williams E培养基组为对照组,显微镜下每日测量并记录其生长长度,观察毛囊形态改变并拍照。用免疫荧光评估毛母质细胞增殖情况及毛母质细胞中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各主要分子β连环蛋白、GSK3β、p?GSK3β、Lef1表达情况。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仅0.01 μmol/L甘草酸二铵对毛囊生长的促进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对照组相比,0.01 μmol/L甘草酸二铵组毛囊进入退行期时间推迟,而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1、0.01、0.001 μmol/L浓度组毛母质细胞中ki67阳性细胞较多,而0.000 1 μmol/L浓度组无明显区别。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β连环蛋白、p?GSK3β、Lef1在各组中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2.604、16.65、15.266,均P < 0.05),而GSK3β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1.472,P > 0.05)。LSD?t检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1、0.01、0.001 μmol/L浓度组毛母质细胞中β连环蛋白、p?GSK3β、Lef1表达量较多(均P < 0.05),而0.000 1 μmol/L浓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0.01 μmol/L甘草酸二铵具有明显促进人毛囊生长的作用,可增强毛母质细胞增殖活性,延迟毛囊进入退行期,该作用可能与其激活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借助CiteSpace软件,通过可视化分析探究2010年—2022年冠心病与面部识别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趋势及热点。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10年—2022年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5.8.R3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期刊进行分析。结果:纳入SCI文献258篇。关于冠心病的面部识别相关研究较多的国家是美国、中国、英国、加拿大及荷兰,主要研究机构是悉尼大学、香港大学、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是Bo Xu,被引频次最高的作者是Yusuf S。Circulation,Lancent及New Engl J Med是冠心病的面部识别领域发文量最高的期刊。该领域主要的前沿研究是心脏康复、Meta分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流行病学。结论:冠心病与面部识别关系的可视化总结可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检索信息和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已经超越肿瘤跃居死亡原因第一位,占全球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已成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目前临床多采用冠脉CT或冠脉造影确诊筛查冠心病,但均有一定创伤且检查方法复杂,费用较昂贵。以中医治未病思想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为指导,目前老年慢性病防控的靶点和重心前移,所以早期筛查和疾病风险预估对冠心病防治具有重大意义。临床上早期识别冠心病、尽快评估冠脉血管病变轻重显得非常重要,如何寻求一种简单有效的筛查冠心病高危患者的方法是目前迫切的任务,冠心病中医证候学研究发现,血瘀证素在胸痹心痛疾病中占主要因素,中医古籍里存在诸多面部望诊而查脏腑病变的记载,研究发现人面部特征与多种慢性疾病发病相关,随着面部识别人工智能的发展,为研究面部特征与冠心病血瘀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2月19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偏倚风险,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1 63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常规疗法相比,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心绞痛总疗效[OR=3.88,95% CI(2.80,5.37),P<0.000 01]更好。血清总胆固醇水平[MD=–1.08,95%CI(–1.36,–0.81),P<0.000 01]、甘油三酯水平[MD=–0.52,95%CI (–0.66,–0.37),P<0.000 01]、低密度脂蛋白水平[MD=–0.74,95%CI(–0.94,–0.55),P<0.000 1]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MD=0.28,95%CI(0.20,0.36),P<0.000 01]。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OR=0.57,95%CI(0.30,1.08),P=0.008]。结论 联合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心绞痛疗效明确,能有效改善血脂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痰浊证患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与脂蛋白调节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6年9月-2017年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31例,按照中医辨证分为痰浊证组(67例)和非痰浊证组(64例).获取受试者一般资料,并检测生化常规.抽取所有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清PCSK9、LRP1水平,RT-PCR技术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LRP1 mRNA含量,比较冠心病痰浊证与非痰浊证患者上述指标的表达差异.结果 冠心病痰浊证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PCSK9、LRP1水平高于非痰浊证患者,单核细胞中LRP1 mRNA降低.结论 PCSK9/LRP1之间的动态关系可能影响LDL-C和ApoB的水平,从而参与冠心病痰浊证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3健康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大豆异黄酮预处理组(SI组),各203.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检测脑梗死体积,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CaMKⅡ蛋白表达.结果:I/R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Sham组(P<0.01),与I/R组比较,SI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P<0.01).I/R组梗死体积高于Sham组(P<0.01),与I/R组比较,SI组梗死体积降低(P<0.01).I/R组缺血区CaMKⅡ蛋白表达量低于Sham组(P<0.01),与I/R组比较,SI组缺血区CaMKⅡ蛋白的表达量增加(P<0.01).结论:大豆异黄酮可能通过上调缺血区CaMKⅡ蛋白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脑损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