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6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术后随访1月至2年,发生切口感染2例,无胆漏及其他并发症,恢复良好。其中1例胆囊癌患者目前为术后3个月,恢复可。结论胆囊十二指肠瘘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术前B超、CT及十二指肠肠镜检查是主要辅助诊断手段;手术治疗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脾切除术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好等优点.本次研究总结31例LS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LS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技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叶切除术在肝门胆管癌手术中应用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联合肝叶部分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行手术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有34例行肿瘤切除术,其中局部切除15例,右半肝切除8例,左半肝切除3例,左半肝切除联合尾叶切除4例,左肝外叶切除联合尾叶切除1例,方叶切除3例,总体手术切除率为81%.其中25例根治性切除,包括8例局部切除,及17例联合肝叶部分切除,根治性切除率为60%.根治性切除组的中位生存期28个月,姑息性手术组的中位生存期14个月,根治性切除术的1年生存率为90%,2年生存率73%,4年生存率28%,姑息性手术1年生存率为57%,2年生存率27%.结论根治性切除的生存率比姑息性手术显著提高,联合肝叶部分切除能明显提高根治性手术的切除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0年来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率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因素。方法按不同年份对64例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1982年1月至1992年1月收治的22例患者无一例切除;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42例患者中有34例行肿瘤切除,手术切除率为81%。结果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中位生存期25个月,1年生存率为78.9%,2年生存率为47%,4年生存率为22.4%。1982年1月至1992年1月收治的22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6个月,1年生存率为25.0%。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10年来肝门部胆管癌的切除率有了极大的提高,而手术器械的改进和手术技术的进步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作者自1997年6月~2001年4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胸部损伤患者18例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6例 ,女2例。平均年龄34.5岁。受伤原因 :交通伤14例 ,坠落伤3例 ,重物砸伤1例。颅脑受伤情况 :GCS评分3~5分7例 ,6~8分11例。脑挫裂伤13例 ,硬膜下血肿7例 ,脑内血肿3例 ,原发性脑干损伤4例。胸部受伤情况 :多发性肋骨骨折12例 ,气胸6例 ,血气胸8例 ,血胸1例 ,肺挫伤10例 ,合并休克6例 ,腹部脏器损伤3例 ,胸椎骨折3例。14例患者行头颅CT扫描 ,其中12例行胸部CT扫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的非弥漫性腹膜炎腹痛患者起病时间的长短对应用腹腔镜探查结果的影响,帮助临床上腹痛待查诊治过程选择合适的腹腔镜探查时机。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1年3月间收治腹痛待查患者共212例,均无弥漫性腹膜炎体征,入院前后初步检查后未能明确诊断。按起病时间分为三组:A组腹痛起病<24 h;B组腹痛起病24~72 h;C组腹痛起病>72 h。均在入院24~72 h行腹腔镜探查术,比较三组患者的诊断率、治愈率、住院时间以及患方满意率。结果 B组的确诊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χ2分别=4.66、4.01,P均<0.05);A组与B组治愈率、患者满意度较C组明显升高,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29、8.81,t分别=2.24、2.05;2.92、2.71,P均<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t=1.18、1.36,P均>0.05)。结论腹痛起病时间的长短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腹腔镜探查的效果,腹痛起病<72 h入院的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常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十二指肠损伤诊治分析(附1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术前确诊6例。13例手术治愈,1例死亡;1例出现十二指肠瘘,1例出现腹腔脓肿。结论十二指肠损伤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选择简单而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N-乙酰半胱氨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近几年来随着对氧化应激是急性胰腺炎的产生和发展一个重要机制的认识,发现N-乙酰半胱氨酸的抗氧化作用对治疗急性胰腺炎也有一定的疗效。本文对近几年来N-乙酰半胱氨酸在急性胰腺炎中胰腺细胞保护及抑制NF-出而减轻胰腺损害的作用机制及研究,以及N-乙酰半胱氨酸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减轻全身器官损伤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脾动脉瘤的诊治经验,探讨腹腔镜治疗及脾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9例脾动脉瘤患者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4例;介入栓塞治疗组5例,腹腔镜治疗组和介入栓塞治疗组均手术成功,随访期间无死亡发生。但脾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在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对于脾动脉瘤患者,腹腔镜手术及脾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两种方式都安全可行,但脾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非弥漫性腹膜炎腹痛待查患者行早期腹腔镜探查术前检查CT、hs-CRP的必要性.方法 将无弥漫性腹膜炎体征,门急诊初步检查后未能明确诊断的146例腹痛待查患者,入院后按CT、hs-CRP检查结果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腹部CT检查无阳性发现,hs-CRP在正常范围;B组为CT有阳性发现,hs-CRP在正常范围;C组CT无阳性发现,hs-CRP升高;D组为CT有阳性发现,hs-CRP升高.均在入院24h内行早期腹腔镜探查术,比较4组患者的术中确诊率、治愈率、手术中处理率、住院时间以及患方满意度.结果 B、C、D组的术中确诊率、治愈率、患方满意度等均优于A组(均P<0.05);D组的术中处理率高于A组(P<0.05),但B、C两组的术中处理率与A、D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D组的术中确诊率、治愈率、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与B、C两组相仿(均P >0.05).在住院时间上B、C、D 3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术前CT、hs-CRP检查的结果在较大程度上影响腹腔镜探查的效果,非弥漫性腹膜炎的腹痛待查患者行早期腹腔镜探查前有做CT、hs-CRP检查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