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是一种少见的外科疾病。近年来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器官移植学科的发展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诊治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院自1992年2月至2002年5月共收治先天性胆管扩张症36例 ,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36例中男9例 ,女27例 ,男女比例为1∶3;年龄18~71岁 ,平均年龄 (44.42±5.43)岁 ;病程10d~30年。其中合并扩张胆管内结石9例 ,慢性胆囊炎18例 ,胆囊结石7例 ,胆囊息肉8例 ,胆管炎9例 ,胰腺炎8例 ,扩…  相似文献   
2.
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NGU)是卫生部规定的8种性病之一,我国报道发病率2001年升到第一位,我们通过对1993~2002年杭州市监测点的历年资料分析,以探明一些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订防治对策与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胆漏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缙云分院2003年7月至2016年1月LC术后胆漏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胆漏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中,9例经过非手术治疗好转,10例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3例放置鼻胆管引流,3例行再次腹腔镜下探查处理、2例行乳头切开,1例放置鼻胆管引流术后合并有胆道狭窄,给予行ERCP放置胆道支架治疗后好转,2例合并有严重胆道损伤,再次手术后行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均治愈出院。胆囊管残端夹闭不全或钛夹脱落、迷走胆管损伤、胆囊床毛细胆管损伤、胆囊管残端漏、副肝管损伤、肝外胆管损伤等是导致LC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结论术中对于胆囊管、肝总管等部位解剖,术前常规MRCP以及必要时术中胆道造影,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可有效减少LC术后胆漏的发生,术后及时B超介入下的穿刺引流以及ERCP是目前处理胆漏的最主要的方式。再次腹腔镜下探查手术处理也是很好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我们自1997年6月至2004年3月共收治22例,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306名女性性乱者泌尿生殖道3种病原体检测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淋病奈瑟菌(NG)、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是泌尿生殖道的3大病原体。为了了解杭州地区女性性乱者感染NG、UU、CT的情况,对306例女性性乱者泌尿生殖道进行NG、UU、CT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治疗效果也大大提高。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胆管扩张的最佳方案。但对于手术方式,仍有不同的争议。现结合我院46例的手术治疗经验,对先天性胆管扩张的手术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黄寅  蒋智军  徐卫红 《中国药师》2021,(12):2176-2181
摘要:目的:探索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circ0007142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测定甲状腺癌组织中circ0007142和miR-874表达。按si-NC组、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 circ0007142(si-circ0007142)组、miR-NC组、miR-874组、si-circ0007142+anti-miR-NC组、si-circ0007142+anti-miR-874组的分组在甲状腺癌TPC-1细胞中转染si-NC、si-circ0007142、miR-NC、miR-874 mimics、anti-miR-NC、anti-miR-874。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集落形成实验、划痕试验、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活力、集落形成数、迁移、细胞凋亡、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荧光素酶活性实验分析circ0007142和miR-874靶向关系。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circ0007142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miR-874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si-circ0007142组TPC-1细胞中miR-874表达量、凋亡率、E-cadherin蛋白表达量高于si-NC组,且si-circ0007142组细胞活力、集落形成数、划痕愈合率、N-cadherin蛋白表达量低于si-NC组(P<0.05或P<0.01)。miR-874组TPC-1细胞的活力、集落形成数、划痕愈合率、N-cadherin蛋白表达量均比miR-NC组低,凋亡率、E-cadherin蛋白表达量比miR-NC组高(P<0.05或P<0.01)。circ0007142可以靶向调控miR-874的表达。si-circ0007142+anti-miR-874组TPC-1细胞的miR-874表达量、凋亡率、E-cadherin蛋白表达量低于si-circ0007142+anti-miR-NC组,细胞活力、集落形成数、划痕愈合率、N-cadherin蛋白表达量高于si-circ0007142+anti-miR-NC组(P<0.05或P<0.01)。结论:干扰circ0007142通过靶向miR-874,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促进凋亡。  相似文献   
8.
肝动脉受侵犯的肝门部胆管癌是否能够进行半肝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目前尚存争论.我们对2例肝动脉受侵犯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实施了规则性左半肝联合肝动脉切除,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PNAi技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项基因沉默的新技术,在各种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中,发挥出了巨大的潜力和独特的效果。在抗病毒感染领域,RNAi技术可以防止病毒入侵,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RNA数量,阻断病毒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防治病毒性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RNAi技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项基因沉默的新技术,在各种疾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中,发挥出了巨大的潜力和独特的效果.在抗病毒感染领域,RNAi技术可以防止病毒入侵,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RNA数量,阻断病毒蛋白的表达,从而发挥防治病毒性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