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 预测结核分枝杆菌酪蛋白酶蛋白水解亚基单位2(clpP2)的抗原表位,为结核病疫苗、药物研制等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以clpP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采用生物信息软件DNA Star预测二级结构;运用SWISS-MODEL在线软件进行同源建模;运用VaxiPred软件综合预测T 细胞抗原表位,用ABCpred、COBEPro和BepiPredPred 软件综合预测其B 细胞抗原表位;采用DNA Star Protean、SignalP、TMHMM在线软件和NCBI数据库分析其免疫学相关信息。结果 clpP2蛋白结构丰富,含有较多潜在细胞毒性T细胞和辅助T细胞表位; 也含有较多的B细胞线性和构象优势表位,这些区域亲水性、表面可能性和柔韧性指数都较高。结论 clpP2蛋白具有诱导免疫应答的潜能,可以作为结核监测、治疗、预防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绵羊李斯特菌(Li)静脉接种和滴鼻接种C57BL/6J小鼠后,细菌在小鼠体内感染增殖规律及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水平,为Li作为一种新型疫苗载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寇氏法测定Li静脉接种和滴鼻接种C57BL/6J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 以0.1×LD50剂量静脉或滴鼻接种小鼠,测定不同时间点小鼠肝、脾和肺中的细菌载量、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肝和脾组织匀浆液中IFN-γ、肺组织匀浆液中IFN-γ、TNF-α和IL-6的含量。 结果 Li静脉接种和滴鼻接种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分别为6.3×106 (cfu)和2.5×108(cfu)。Li静脉感染小鼠后能够在肝、脾和肺中增殖,引起组织细胞坏死和炎性浸润并诱导IFN-γ分泌水平上调,三种器官中肝的各指标变化最显著。Li滴鼻感染小鼠后主要在肺部增殖,引起肺部病理损害并诱导肺组织IFN-γ、TNF-α和IL-6分泌水平上调。 结论 静脉接种Li可以在小鼠体内引起全身性多器官的病理和免疫反应,而滴鼻接种Li可以针对性地在小鼠肺部引起病理和免疫反应;Li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疫苗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预测HPV 18型E6蛋白的B细胞和T细胞表位,为宫颈癌免疫治疗的疫苗及药物开发提供参考靶点。方法 基于NCBI中HPV18型E6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利用DNA star软件预测其二级结构、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柔韧性;利用ABCpred软件预测出其B细胞表位;综合使用CTLPred和NetMHC 4.0软件分析其CTL表位;ProPred和NetMHCIIpan 3.1软件预测其Th表位。结果 HPV 18型E6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和β转角较多且分布较为均匀;预测出了4个B细胞表位,它们大多与亲水性强、表面可及性好、柔韧性好的蛋白区域重叠,易于结合抗体;E6蛋白具有丰富的细胞毒性和辅助性T细胞表位。结论 HPV 18型E6蛋白作为宫颈癌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具有同时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潜能,通过对其B/T细胞抗原表位的预测为免疫治疗相关疫苗及药物抗原肽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Rv2660c蛋白的结构并预测其抗原表位,为研发针对结核潜伏性感染的治疗性疫苗和药物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用BLAST软件分析Rv2660c蛋白与人类蛋白的同源性,然后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其二级结构、跨膜结构、信号肽序列及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 BLAST结果显示,Rv2660c蛋白与人类蛋白同源性不高,同源性最高的人类蛋白是MAD 6蛋白,同源性仅为16%。Rv2660c蛋白无跨膜区,为胞外蛋白,不含信号肽序列;该蛋白含丰富的B细胞和T细胞抗原表位,19-35、48-54、28-44和58-73位氨基酸残基可能存在优势线性B细胞表位;56-64位和65-74位氨基酸可能存在优势辅助性T细胞表位,66-74、41-49、63-71位氨基酸可能存在优势细胞毒性T细胞表位。结论 Rv2660c蛋白含丰富抗原表位,具有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原性,可望作为潜伏性感染结核的治疗性疫苗和药物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翻是产科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对产妇的威胁很大。若诊断处理不及时,可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如:席汉氏综合症,甚至导致孕产妇死亡。本文就我院2013年5月18日发生的子宫内翻进行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子宫内翻的发病原因、诊断、处理原则、护理及预防。  相似文献   
6.
李斯特菌溶血素(LLO)是胆固醇依赖的溶细胞毒素家族中的一个成孔毒素,是单增李斯特菌的主要毒力因子。国内外研究表明,LLO能帮助细菌逃离噬菌体、不产生细胞毒作用、促进外源性抗原提呈,以及刺激CD8+T细胞免疫应答等,已在一些新型亚单位疫苗、DNA疫苗以及减毒活疫苗研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LLO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在致病过程中起的作用以及在疫苗研制中的应用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介入性产前诊断在预防出生缺陷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在本院进行产前诊断的2877例病例。并对所有病例进行电话随访至分娩后。结果检出胎儿重型α-地中海贫血及重型β-地中海贫血共42例,中间型α-地中海贫血17例,胎儿染色体异常86例。130个胎儿引产终止妊娠。术后2周内胎儿丢失率:羊膜腔穿刺为0.33%,脐带穿刺为0.26%。结论介入性产前诊断是安全、有效的诊断胎儿严重出生缺陷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