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128层螺旋CT表现及对临床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9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双期扫描的CT征像,评估手术价值.结果:胰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并可通过胰周血管受累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对胰腺癌手术可切除性进行评价.结论:128层螺旋CT双期扫描能清楚显示胰腺癌的大小及与周围血管之间的关系,可作为诊断胰腺癌的首选方法,术前评估对胰腺癌的外科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MSCT三维重建方法评价"悬动拔牵"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3例临床确诊的CSR患者,在实施"悬动拔牵"手法治疗前后分别行颈椎MSCT检查,观察颈椎曲度、棘突与中线的关系、椎间孔大小及狭窄椎管前后径变化情况。结果:MSCT示治疗后颈椎平均弧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01);治疗后棘突-中线距离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01);所观测的430个椎间孔中,治疗后35个存在狭窄,较治疗前的90个明显减少;椎间孔平均前后径、上下径及狭窄节段椎管平均前后径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01)。结论:"悬动拔牵"手法治疗CSR效果显著,MSCT三维重建在该病的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低场MR动态增强对肝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场MR动态增强对肝脏占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0.2T永磁型磁共振仪对24例肝脏占位性病变先行TIW1、T2WI平扫,再使用FMPSPGR(快速多层面扰相位梯度回波)序列,进一步对其中28个占位灶作同层块动态增强扫描。造影剂为磁显葡胺(Gd-DTPA)0.2mmol/kg。结果:在上下5~8cm范围内可显示肝脏占位病变的动态强化方式,有助于定性诊断。结论:低场MR动态增强可作为肝脏占位病变定性诊断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开放式低场MRI检查在肩袖撕裂和肩关节孟唇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02年11月-2009年8月临床有撞击综合征或疑似肩袖损伤并于手术前行0.23TMRI检查患者共52例,以常规外科手术或关节镜作为诊断标准.统计MR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手术发现44例肩袖损伤和11例关节盂唇损伤。肩袖撕裂中,MRI检查的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88%,准确度为94%,阳性预测值为98%;其中肩袖完全撕裂的敏感性为96%,肩袖部分撕裂MRI的敏感度为73%。关节孟唇损伤的检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5%、95%、90%和82%。结论本试验中肩袖撕裂和关节盂唇损伤的低场MRI诊断与手术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MRI影像资料。结果: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在低场MRI表现上有增粗扩张的眼上静脉及增宽扩大的海绵窦。结论:低场MRI对评价颈动脉海绵窦瘘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脊椎结核的低场强MRI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早期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脊椎结核患者的低场强MRI影像学资料.结果病变椎体T1WI以不均低信号为主,间有少许高信号改变,T2wI呈混杂高信号改变;椎间盘T2wI上相对均匀低信号,T2WI不均高信号;冷脓肿T2W1呈相对均匀低信号,增强后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早期脊柱结核的椎体、椎间盘病变和冷脓肿在低场强MRI具有特殊改变,MRI能够显示早期脊柱结核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低场MRI表现,并与DSA造影表现相对照,为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6例子宫肌瘤患者行MR多序列多方位扫描,并与子宫动脉DSA造影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例患者MRI诊断为单纯子宫肌瘤,6例为多发小肌瘤,2例为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肌瘤在低场MR上表现为T1WI等信号和T2WI上为特征性低信号。DSA表现为子宫动脉增粗,肌瘤血管呈抱球状,实质期呈明显浓染。结论低场MRI在观察子宫肌瘤大小、形态、位置与子宫腔的关系以及肿瘤在定性方面上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与DSA造影表现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蒋政焱  尹春雷  刘彦平  陆玉 《吉林医学》2010,(33):6102-6102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对于胰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0.2T低场强磁共振扫描仪重T2加权水成像技术检查胰胆管疾病患者90例。结果:90例中11例正常,79例患者有胆胰疾病,其中65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阳性患者均能显示各类疾病的形态改变,阴性患者可显示正常胆系形态。结论: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能够显示胰胆管解剖和病变的形态,有助于胰胆管疾病的定位及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