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不同民族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CYP2D6基因多态性及拷贝数变异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08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253例,其中汉族126例、维吾尔族78例和哈萨克族49例,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AccuCopyTM多重基因拷贝数检测技术进行CYP2D6基因多态性及拷贝数变异检测。结果:97.6%(247/253)的患者都检测到了CYP2D6等位基因多态性或拷贝数变异情况,最常见多态分布CYP2D6等位基因是*1、*2、*10,分布频率分别为0.577、0.320、0.462。CYP2D6的*2、*4、*10等位基因在汉族、维吾尔族及哈萨克族乳腺癌患者中分布频率分别为(0.023 8、0.038 4、0.042 9)、(0.031、0.038、0.163)、(0.635、0.372、0.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乳腺癌患者CYP2D6代谢表型及拷贝数情况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CYP2D6基因在代谢表型多态性及拷贝数变异情况方面未发现明显的民族差异性,但*2、*4、*10等位基因在不同民族间分布有差异,为他莫昔芬个体化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并探讨影响HER2基因扩增的因素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l月至2015年12月间IHC检测HER2(++)的乳腺癌病例325份,均采用IHC和FISH两种方法分别检测所有患者的石蜡标本HER2表达和扩增情况,并分析HER2扩增状态与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全组患者经IHC检测HER2表达均为(++),FISH检测HER2扩增率为12.9%(42/325),对12项临床和病理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HER2扩增状态与激素状态、肿瘤直径、P53显著相关(P<0.05),而与ki67表达、组织学分级、肿瘤个数等因素均无关(P>0.05)。结论 雌孕激素表达均阴性、肿瘤直径>2 cm、P53表达阳性是预测FISH检测IHC HER2(++)扩增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乳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乳腺癌MCF-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使用超速离心法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培养液中的外泌体进行提取和纯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形态和大小,Western blot实验鉴定外泌体的标志蛋白。以外泌体与MCF-7细胞共培养48 h后的细胞为实验组,以未处理的MCF-7细胞为对照组。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细胞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乳腺癌源性外泌体对MCF-7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侵袭、凋亡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能力的影响。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外泌体的形状为典型的杯托状或者凹的半球状结构,直径40~110 nm;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外泌体标志性蛋白CD9及CD81均明显表达;MTT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划痕实验和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0.001);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在外泌体刺激的乳腺癌细胞中,凋亡细胞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乳腺癌来源的外泌体增加了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降低了E-cadherin表达,促进了乳腺癌EMT过程(P<0.05)。结论 乳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增强肿瘤细胞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促进乳腺癌EMT过程,并抑制肿瘤细胞凋亡。表明肿瘤来源外泌体可能作为细胞间信号转导的介质,在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信息传递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6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将采取整形保乳术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将常规保乳术治疗的3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手术情况、住院时间、肿瘤转移复发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乳房美容优良率(97.0%)明显高于对照组(78.8%),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肿瘤转移和复发比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P>0.05。结论: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治疗早期乳腺癌中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但整形保乳术的乳房美容效果更好,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汉族和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差异。方法共纳入三阴性乳腺癌患者346例,按民族分为汉族组及维吾尔族组。比较2组患者就诊时年龄、乳腺癌家族史、初次月经年龄、绝经情况、初次生产年龄、生产次数情况、哺乳情况、文化程度、职业、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等因素。结果 2组患者在就诊时年龄、乳腺癌家族史以及饮酒情况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2组在初次月经年龄、绝经情况、初次生产年龄、生产次数、哺乳、文化程度、职业、饮食习惯、吸烟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汉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保护性因素为均衡饮食,烟熏类食物摄入少,而维吾尔族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保护性因素则为初次月经年龄晚、绝经年龄早、初次生产年龄早、生育次数多、哺乳时间长、以体力劳动为主、文化程度较低、吸烟或被动吸烟人数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新疆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56例临床诊断为Ⅰ~Ⅲ期维吾尔族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对12项临床和病理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妊娠次数、肿瘤大小、部位、病理类型、脉管浸润、H...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c-Met)及脂肪酸合成酶(FASN)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检测218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Met及FASN蛋白的表达水平,观察c-Met及FASN阳性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18例患者中c-Met阳性表达130例(59.6%),FASN阳性表达142例(65.1%),高于癌旁组织,且c-Met及FASN阳性表达与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和组织学分级相关(P 0.05),但与肿瘤直径无关(P0.05)。FASN阳性表达与糖尿病及体质量指数相关。生存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c-Met及FASN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期短于阴性表达患者(P 0.05)。结论 c-Met及FASN阳性表达参与了三阴性乳腺癌的侵袭、发展、复发及转移过程,可作为判断三阴性乳腺癌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乳腺外科临床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方法:将临床案例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应用于教学过程。结果:得到了带教学生90%的赞成。结论:多媒体案例教学在乳腺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