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壮年急死1 411例尸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国青壮年急死的特点。方法 从我国22所医学院校或医院病理科和(或)法医系登记的急死尸检资料,选出年龄在15~59岁之间的急现例进行分析。结果 共选出1411例,男1062例,女349例,男:妇=3:1。导致青壮年急死前三位原因是:心血管系统疾病(36.9%)、消化系统疾病(21.6%)、原因不明者(16.8%)。常见的几种疾病有冠状动脉心脏病,大脑内出血,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结论 青壮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组织胺(组胺)在神经源性肺水肿(NPE)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用脑损伤的方法来复制大鼠NPE的模型,分别观察全麻加假手术、全麻加肾上腺摘除、全麻加本海拉明静往加肾上腺摘除等三种不同方法预处理对脑损伤大鼠肺部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全麻加假手术和全麻加肾上腺摘除状态下脑损伤其肺水肿、出血等改变严重,而全麻加本海拉明静注和肾上腺摘除后脑损伤大鼠肺部病变轻。结论肾上腺摘除并不能有效减轻NPE的严重程度,而苯海拉明预先应用加双肾上腺摘除对脑损伤大鼠的肺有明显保护作网,提示组胺参与了NPE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预处理对神经源性肺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头部创伤的方法来复制大鼠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模型。分别观察3种不同方法预处理对大鼠肺部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显示组胺参与了NPE的致病过程。雌性SD大鼠(广西药物研究所提供)39只,分为:①正常对照组(n=9):1%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至全麻(...  相似文献   
4.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恶组)常累及肝脏,有的肝受损严重而肝病的临床表现轻微,有的浸润并不严重而黄疸及肝功能不全却很明显。本文对这种矛盾现象探讨如下。材料方法及结果将本室自1980年以来经病理证实为恶组累及肝脏的21例肝蜡块重新切片,作 HE,PAS 及 HBsAg 维多利亚兰染色。一、临床资料:年龄从5个月至57岁。主要表现为高热(21例)、肝大(21例)、黄疸(15例)、皮肤粘膜出血点(15例)、脾大(11  相似文献   
5.
采用抗牛乳头瘤病毒、癌胚抗原免疫组化技术及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银染方法对101例尖锐湿疣和12例宫颈鳞癌进行病理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告原发于头颈部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临床及细胞免疫学表型特点,方法:回顾近十年来经病理学确诊的,原发于头颈部淋巴结外的非奇金氏淋巴瘤115例,对其临床和细胞免疫表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头颈部淋巴结外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发病高峰年龄段为21-40岁,原发部位鼻腔最多,其次为鼻咽,扁桃体和口腔,而口咽,下咽和喉较少,临床表现以原发器官症关为主,体征以结节状或菜花状肿块型最多,其次为肿块伴溃烂型,单纯溃烂型较少,细胞免疫学表型结果显示,来源于T细胞者占51.2%,来源于B细胞者占48.8%,其中鼻腔以T细胞淋巴瘤为主,鼻咽则T,B细胞淋巴瘤约占各一半,扁桃体和口腔则以B细胞淋巴瘤为多。结论:头颈部淋巴结外霍奇金氏淋巴瘤最常原发于鼻腔,其次为鼻咽,扁桃体和口腔,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易与原发器官的其他恶性肿瘤相混淆,易造成误诊,因此必须依据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别和确诊。  相似文献   
7.
以人源粪类圆线虫接种四只幼狗均感染成功,从接种到粪便现蚴为11~13天。当粪便现蚴后一周给予其中三只狗每天5mg/kg强的松口服作免疫抑制处理,一只作对照。免疫抑制处理后两周三只狗腹泻加重,排蚴量明显增加,每克粪便排蚴量达3500~5000条时动物很快死亡。解剖动物发现成虫主要寄生于十二指肠和空肠。病理学检查均有溃疡性十二指肠炎、空肠炎、结肠炎以及肺炎和肺出血。本研究三只幼狗给予免疫抑制后引起重症粪类圆线虫病,其寄生虫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与人体重症粪类圆线虫病极为相似,可作为暴发性粪类圆线虫病感染的实验室模型。  相似文献   
8.
鼻咽纤维血管瘤恶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纤维血管瘤在病理上属良性肿瘤,极少见恶变的报告。现将所遇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45岁。因鼻咽、鼻窦纤维血管瘤术后第6次复发,于1996年8月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右硬腭缺如,留上颌骨全切除后的残腔,残腔后上部为新生物占据。肿物拳头大,分叶状,表面光滑,淡红色,质中,有坚韧感,活动度差。肿瘤向上充满右侧鼻咽部、后鼻孔,向下越过硬腭,向口咽部突出,将鼻中隔推向左侧。肿瘤与颊粘膜粘连,开口受限(1.5cm)。CT,MRI示肿瘤密度均匀,侵犯右侧翼腭窝、蝶窦、椎前间隙、颞下窝及颅底(图1)。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研究肺癌组织中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及分布特点。方法:用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37例肺癌及癌周组织和12例正常肺组织中的树突状细胞进行原位观察及图像定量分析。结果:肺组织和癌周组织中树突状细胞数密度和面密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且单个细胞的长径和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肺癌中无淋巴结转移组的树突状细胞多于有转移组(P〈0.05),癌周收细胞浸润的程度与树突状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10.
对29例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H)的尸检材料,从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电镜超微结构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MH病人胸腺萎缩,哈氏小体囊性变、钙化,提示病人伴有免疫功能缺陷。部分恶组细胞与α_1抗胰蛋白酶及溶菌酶反应,电镜下可见恶组细胞仍保持组织细胞的某些形态特征,支持恶组细胞起源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学说。赞成生前多部位反复骨髓穿刺检查,可能有助于提高生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