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结核病在临床上逐渐增多,固然与许多耐药结核病(MDR-TB)有关,亦不应忽视结核病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因素。本文应用身体林斯配合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三.l临床资料127例患者均符合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标准【门,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盗汗、乏力、胸痛、胸间等,部分患者有结核接触史或既往史,体检患侧有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减弱,叩诊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发现胸腔积液征象。结核PCR呈阳性反应,胸膜活检符合结核性改变。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03年青岛市麻疹流行现况及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获得青岛市麻疹的流行特点并探索麻疹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初步评价青岛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改善青岛市麻疹防制和监测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gM和IgG抗体。结果 青岛市2003年各区市麻疹发病以散发为主,麻疹病例相对集中的4个地区分别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黄岛区、崂山区、李沧区和城阳区,麻疹病例占总数的66.67%,发病高峰主要为3、4月,病例多集中于15-24岁年龄段人群。结论 青岛市麻疹发病以成人为主,城乡结合部发病较集中,其中拥挤程度和人员流动性是影响青岛市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今后青岛市麻疹的防制和监测工作重点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加强对成年麻疹发病的免疫干预,并进一步完善监测样本采集和流调信息的完整。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男男性行为者的性病艾滋病预防意识,促进安全性行为的实施,控制艾滋病在此类人群中传播。[方法]建立适应项目工作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结果]建立了稳定的志愿者队伍,提高了男男性行为者的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促进了安全套的使用率。[结论]在昆明男男性行为者人群中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其成功的经验为下一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青岛市1990~2003年成人麻疹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岛市 1990~ 2 0 0 3年共报告成人麻疹 2 30例 ,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 0 30 /10万 ( 0~ 1 17/10万 )。 1997年以前 ,成人麻疹呈散发 ,而 1998年以后发病明显增加 ,1998~ 2 0 0 3年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 0 6 0 /10万 ( 0 13/10万~1 17/10万 ) ,与 1990~ 1997年的年平均报告发病率 0 0 7/10万相比 ,上升了 7 5 7倍。发病高峰在每年的 3~ 5月。 71 31%的病例为 18~ 2 4岁 ,196 9年及以后出生人群的发病危险是 196 9年以前出生人群的 19 83倍。外来人口病例占总病例的 4 8 2 6 % ,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工人 (占 4 4 35 % )、大学生 ( 14 78% )、农民 ( 11 74 % )等是成人麻疹发病的重点人群。外来人口发病是青岛市成人麻疹报告发病率升高的主要因素 ,无麻疹疫苗免疫史、免疫失败是导致成人麻疹发病增高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程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救治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时间、急诊救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心源性休克、急速左心力衰竭、死亡、院内疾病复发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程序可提高护理质量,缩短抢救时间,降低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7.
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细胞凋亡率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细胞凋亡率变化及其与肠组织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出生48 h的SD大鼠16只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模型组给予鼠乳代用品人工喂养,100%氮气缺氧90 s,4 ℃冷刺激10 min,每天2次,连续3 d,建立NEC模型;对照组与母鼠同笼,鼠乳喂养,未进行缺氧冷刺激.实验结束后24 h处死大鼠,留取十二指肠下端至直肠上端肠道组织进行肠组织损伤评分和肠细胞凋亡率检测.每组随机抽取2例回盲部近端小肠进行肠黏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模型组肠组织学改变与NEC时改变一致,透射电镜显示肠黏膜出现大量凋亡细胞,部分形成凋亡小体.模型组和对照组肠组织损伤评分分别为(3.33±0.59)和(0.13±0.17);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0±10.6)%和(4.6±3.9)%;二者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肠细胞凋亡率与肠组织损伤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771,P<0.01).结论NEC时肠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肠细胞凋亡可能是造成新生鼠NEC肠道进行性损伤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动态观察新生大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过程中肠细胞凋亡率变化及其与肠损伤关系.方法 4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和模型组(M).对照组8只;模型组32只,在出生48 h开始给予鼠配方奶人工喂养,100%氮气缺氧90 s,4℃冷刺激10 min,每天2次,连续3 d,建立新生大鼠NEC模型;模型组开始造模后24 h(M24)、48 h(M48)、72 h(造模结束,M72)及造模结束后24 h(M96)分别处死8只,留取肠管进行肠组织损伤评分和肠细胞凋亡率检测(流式细胞仪).组织学评分≥2确定为NEC.各组随机选取1份回盲部近端小肠标本进行肠黏膜透射电镜检查.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 =0.05为显著性检验标准.结果 透射电镜显示模型组大鼠肠黏膜出现大量凋亡细胞,形成凋亡小体.对照组、M24、M48、M72和M96肠组织损伤评分分别为(0.08±0.15)、(1.38±0.42)、(1.46±0.69)、(1.58±0.30)分和(3.33±0.59)分,肠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8%±2.9%、12.8%±6.3%、14.9%±5.5%、17.7%±5.5%和27.6%±9.9%.肠损伤程度与肠细胞凋亡率呈显著正相关(r<凋亡率=0.853,P<0.01).结论 新生鼠肠细胞凋亡增加是NEC肠组织损伤起始事件;随时间延长,肠细胞凋亡增加程度进一步加重;肠细胞凋亡增加是造成新生鼠NEC肠道进行性损伤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扩大免疫规划(EPI)是预防和控制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干预项目之一[1].山东省青岛市自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在1986年全面进入国家扩大计划免疫冷链运转实施阶段,20多年来取得显著成就.  相似文献   
10.
2002~2006在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的支持下,云南省健康教育所在昆明市开展了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综合干预工作,通过热线咨询、外展服务、同伴教育、宣传教育材料开发与使用、安全套推广、性健康服务、自愿咨询检测(VCT)、减少歧视等综合性的干预来促进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安全套的使用。2004年开始,云南省健康教育所在州市级人群中建立联系,组建当地志愿者队伍,开展了州市男男性行为艾滋病干预扩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