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溶栓后即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即刻PCI)与直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接受PCI治疗的连续130例STEMI患者冠脉病变及干预情况,随机分为尿激酶150万单位溶栓后即刻PCI和直接PCI两组,记录术中慢血流无血流、出血并发症、平均住院日、院内死亡率及平均18.1个月随访期间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相似(P>0.05),即刻PCI组与直接PCI组相比,就诊-球囊时间、术中无血流慢血流、PCI成功率、出血并发症、平均住院日、院内死亡率以及18.1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事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即刻PCI不增加出血并发症,但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并未发现优于直接PCI。  相似文献   
2.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合并非梗死相关动脉(non-IRA)慢性完全阻塞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急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疗效.方法 360例STEMI接受直接PCI患者中,47例至少1支non-IRA慢性阻塞(甲组),另313例无non-IRA阻塞(乙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介入治疗及随访结果.结果 与乙组相比,甲组伴糖尿病患者比率增多(25.5%比14.1%,P=0.043),既往心肌梗死史较多(10.6%比3.2%,P=0.017),PCI时较多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21.3%比10.9%,P=0.042)、临时起搏(38.3%比21.1%,P=0.009)和心脏电复律(21.3%比6.4%,P<0.01).随访期中(平均42个月),甲组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率增高(21.3%比10.9%,P=0.042),但两组住院期(6.4%比5.4%)和随访期病死率(4.3%比5.8%)无明显差异.结论 尽管合并Non-IRA慢性完全阻塞的STEMI患者病情凶险,但辅助循环和心电支持下直接PCI仍可改善其近期和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延迟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确诊STEMI且行急诊PCI的患者153例,根据症状发生至第1次球囊扩张间隔时间分为2组:A组112例,6h内;B组41例,6~12h。记录PCI后ST段回落>70%的梗死相关导联数,住院期和1年随访的左室射血分数、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结果A组PCI后ST段回落>70%的梗死相关导联数显著高于B组(P<0.05),与B组比较,A组随访期间左室射血分数增高,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STEMI后6h内行直接PCI能改善心肌灌注、促进左室功能恢复,显著降低总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严格管理静息心率与常规治疗对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慢性心衰住院患者共9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严格控制心率组48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5例),所有病例均予以心衰指南导向性治疗[1]。试验组通过调整美托洛尔缓释片剂量严格控制静息心率达目标心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血浆NT-pro BNP、6分钟步行试验(6MWT)、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经过严格控制心率后在LVEF、LVEDD、NYHA、血浆NT-pro BNP、6MWT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心衰患者静息心率的严格控制,可改善其心功能情况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80岁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134例,其中≥80岁31例,<80岁10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经过、冠脉情况、手术成功率及随访结果。结果:≥80岁组与<80岁组比较,手术成功率(90.3%和96.1%)和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9.35%和9.71%)无统计学差异。结论:80岁以上高龄AMI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比较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中FFA水平,探讨FFA与不同类型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中FFA水平在多支病变组中(0. 76±0. 56) mmol/L大于单支病变组(0. 65±0. 38) mmol/L和两支病变组(0. 61±0. 41) mmol/L,三亚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中发现,FFA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血浆FFA是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一项独立的生化指标对心肌梗死进行初步的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7.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纽约心功能分级,但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在再同步化治疗患者中仍很高.有研究提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左心室起搏可能通过逆转正常激动顺序、延长QT间期和增加全室壁复极离散度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对适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患者应评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明确是否同时植入带除颤功能的心室电极.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实验性肺血栓栓塞症(PTE)后血栓演变过程.材料与方法:利用猪自体血栓制备选择性急性PTE模型,观察PTE后不同时间血栓性状、肺动脉内膜和周围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PTE后2 h血栓已部分溶解,3 d继发混合血栓形成,7d血栓部分机化,14d血栓进一步机化并局部钙化;栓塞后即出现肺出血和肺水肿,以2h最为明显;栓塞后1d开始出现内膜增厚,持续到14d.结论:血栓自溶、机化及肺动脉内血栓形成共同决定栓子的结局,影响PTE的病理和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10.
肺血栓栓塞症的自然病程与病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为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引起PTE的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PTE与DVT二者总称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同一疾病病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了解PTE的自然病程与病理改变对于确定诊断和合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