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1.
目的调查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影响的蚌埠地区大众心理健康情况,为相关部门提升与改善大众精神卫生服务提供参考,为目前和未来开展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线制作COVID-19疫情期间大众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通过微信转发方式邀请研究对象进行问卷填写。结果问卷填写有效应答率为100%(343/343)。研究对象对COVID-19疫情发展了解占90.67%,对COVID-19了解占87.17%,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占99.42%,预计COVID-19在3个月内得到基本控制占72.3%,认为目前所采取措施有效占87.18%,在COVID-19流行期间认为家里最安全为90.67%,知晓隐瞒COVID-19接触史违法占65.31%。心理健康自评问卷20个条目中,检出率最高的前三项依次是易疲劳(34.69%)、不快乐(29.45%)和很难做决定(28.28%);不同性别中,女性感到“紧张、不安或担忧”“比原来哭得多”多于男性(P < 0.05);不同职业中,非医护人员感到“很难从日常活动中得到乐趣”“出现过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多于医护人员(P < 0.05)。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得分≥7分共64例(18.66%)。结论COVID-19发生后政府和社会的大力宣传取得良好效果,公众对COVID-19关注度较高,认识较好,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大部分人群心理健康状态良好,仍需加强心理干预,尤其重视女性和部分非医护人员的急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葛传惠 《河北医学》2001,7(9):839-839
过度饮酒摄入较多酒精可引起精神障碍 ,国内有关本病护理的资料较少。本文总结分析我院收治本病2 2例的护理经验 ,以提高对本病的护理水平。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 ,我院收治经诊断为本病者 2 2例 ,均为男性 ,年龄 2 4~ 60岁 ,以饮白酒为主 ,饮酒史 1~ 16年 ,饮酒量一次 2 0 0ml以上。病程 15d~ 13年。均经治疗痊愈出院。1.2 临床表现 :精神症状主要有幻听、幻视、妄想、情感障碍、人格改变、智力减退、记忆及时间定向障碍 ;神经系统的表现主要有意识、感觉、言语障碍、四肢震颤、抽搐、共济失调…  相似文献   
3.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中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的含量、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压积低于当地正常最低值时的状态,而以血红蛋白含量较为主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健康知识的普及,人们的物质及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血的发病率已明显降低。但精神疾病合并重度贫血致抽搐、昏迷较少见,我科成功地抢救了1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司法鉴定数据,探讨此类患者被性侵害案件的特点.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83例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法医精神病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被性侵害的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大部分性自卫能力丧失(97.6%);案发地大部分在农村(77.1%);监护力度与受害人受侵害程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被性侵害案件有其自身特点,监护人、社会应在加强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监护的同时对其加强性知识教育,以提高其自身防卫能力.  相似文献   
5.
护理安全是指给患者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组织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安全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理人员护理精神障碍患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痴呆23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对23例患者进行心理、安全、生活及睡眠等护理,结果:18例养成良好的休息习惯,10例能讲出2-3条改善睡眠的方法。结论:老年性痴呆病因未明,尚无特殊治疗方法,重点在于护理和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同时进行12个月的护理干预,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12个月末用护士用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结果]护理干预12个月后两组NOSIE评分比较,除激惹、精神病外其他5个因子均P<0.01;研究组干预前后NOSIE 评分除精神病外其他6个因子均P<0.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社会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有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8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组)及4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量表(RBANS)评分,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各影响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RBANS量表总分及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延时记忆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临床分型、病程,有无职业、家族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RBANS总分及5个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患者仅视觉广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患者RBANS量表总分及言语功能、注意、即刻记忆、延时记忆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住院次数患者言语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与视觉广度呈负相关(P<0.05),学历与即刻记忆、注意、延时记忆及RBANS总分均呈正相关(P<0.01),住院次数与言语功能、注意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年龄、住院次数、学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