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群众的心理状况和影响因素,了解群众心理需求及干预措施,在突发公卫事件时为群众提供心理干预参考。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20年2月1日—3月5日南宁市高新区859名18~80岁居家隔离者行心理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法进行比较,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筛选心理状况影响因素。  结果  832名研究对象中一般居家隔离者有773人,重点居家隔离者有59人。存在焦虑、抑郁和心理压力的重点居家隔离者比例分别为76.27%(45/59)、84.75%(50/59)、84.75%(50/59),一般居家隔离者比例分别为70.38%(544/773)、76.46%(591/773)、76.46%(591/7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类人群最喜欢的心理援助是微信或QQ辅导,最想了解的心理知识是自己如何缓解心理压力。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女性、入睡困难、维持睡眠困难、早醒是焦虑的危险因素(均P < 0.05);女性、入睡困难和维持睡眠困难是抑郁的危险因素(均P < 0.05),与18~39岁年龄组比,40~59岁年龄组不易出现抑郁(OR=0.590, 95% CI:0.420~0.840);与18~39岁年龄组、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者、入睡困难者比,40~59岁年龄组、硕士及以上者和非入睡困难者不易出现心理压力。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对群众心理健康有影响,性别和睡眠质量是心理应激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对人群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弗明翰风险评分(FRS)与血管内皮功能分类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方法 于2015年8—9月在广西融安县泗顶镇和融水县安陲乡现场招募752例成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FRS评估研究对象10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将其分为FRS正常(FRS≤20%)和FRS高(FRS>20%)两类;采用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测定血管内皮功能,将其分为血管内皮功能正常(FMD≥6%)和血管内皮功能受损(FMD<6%)两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FRS与血管内皮功能分组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大、吸烟、收缩压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三酰甘油(TG)高为FRS高但血管内皮功能正常的危险因素;男性、年龄大是FRS正常但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男性、年龄大、吸烟、体力活动水平中低、收缩压高、总胆固醇(TC)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C反应蛋白(CRP)高、空腹血糖高是FRS高和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结论 不同心血管疾病群体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措施防治不同特征群体的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通量组学技术被广泛用于肝癌研究,揭示了肝癌发生发展的新机制。肝细胞癌多组学研究不仅推动了对肝癌发生发展的理解和认识,也为肝细胞癌的精准分型、个体化治疗、预后判断和靶向药物研发等提供了依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肝细胞癌基因组学、表观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市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百色市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问卷调查法对广西百色市右江民族医学院及百色学院两所二本院校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Excel软件及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及统计分析。结果百色市高校大学生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总知晓率为60.10%,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总知晓为66.24%,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知晓率为84.70%,结核病减免政策内容知晓率为57.39%。结论百色市高校大学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总知晓率相对较低,对结核病防治知识认知不够全面,掌握的结核病防治知识较单一,学校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并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该人群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2017—2019年期间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年龄为60~74岁的4 251名壮族人群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指标检测,了解广西壮族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患病的影响因素,采用优势分析法计算影响因素对高血压患病的贡献度。结果 广西壮族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51.9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OR=1.05,95% CI :1.03~1.84)、男性(OR=1.39,95% CI :1.23~1.58)、腰围异常(OR=1.61,95% CI :1.39~1.84)、体质指数异常(OR=1.19,95% CI :1.04~1.36)、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异常(OR=1.51,95% CI :1.30~1.75)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异常(OR=1.15,95% CI :1.02~1.31)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优势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因素对高血压患病贡献大小的前三位分别为腰围异常(33.31%)、TG异常(24.18%)、年龄(18.12%)。结论 在广西壮族老年群体中,超过一半的老年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患病与年龄、性别、腰围、BMI、TG和TC有关。控制腰围和降低血脂是该群体高血压防治的重点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计数比值指数(APRI)对HBV相关肝细胞癌(HCC)切除术患者术后总生存率(OS)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切除术治疗的1 031例HBV相关HCC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通过Kaplan-Meier生存曲线确定APRI评分的cutoff值。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APRI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评估两组人群的生存差异。运用逐步多因素Cox回归筛选患者OS独立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条图(RCS)评价患者APRI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建立列线图模型评估APRI对OS的预测能力并内部验证。结果:RCS显示APRI与死亡风险呈非线性关联(非线性P<0.001)。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APRI、BCLC分期、AFP、性别和肿瘤大小是OS独立影响因素,高APRI组死亡风险是低APRI组2.1倍。患者OS的列线图显示APRI对OS的预测能力仅次于BCLC分期。在建模组和验证组中预测OS列线图的C-index分别为0.71(95%CI:0.68~0.74)、0.69(95%CI:0.64~0.75);1和5年OS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具有良好的校准度;临床决策曲线(DCA)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APRI是HBV相关HCC切除术患者OS独立影响因素,基于APRI对患者预后进行分层,有利于进行个体化治疗和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前碱性磷酸酶和前白蛋白比值(alkaline phosphatase to prealbumin ratio,APR)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肝切除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42例接受肝切除术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APR的cut⁃off值,并根据cut⁃off值将患者分为高APR组(APR≥cut⁃off值)和低APR组(APR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APR是影响HCC患者肝切除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46,95%CI:1.323~2.047,P<0.001)。结论 术前高APR是HCC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作为HCC患者肝切除术后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