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徐欢  胡欣  温玉洁  莫子韶 《广西医学》2015,37(3):341-343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超重2型糖尿病( 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 40例口服降糖药物联合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超重T2DM患者,在原治疗方案不变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注射液,连用12周.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12周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血脂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FPG、2hPG、空腹C肽、HbA1c、BMI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随着时间的增加,上述各指标均逐渐降低(P<0.05);治疗前后患者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联素、瘦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 例患者平均HbA1c、体重由治疗前的8.6%、74.4 kg,下降至治疗12周后的7.6%、71.1 kg,分别减少了1.0%、3.3 kg. HbA1c下降幅度与患者治疗前HbA1c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既往使用胰岛素呈负相关(P<0.05),与其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 治疗期间无低血糖、无胰腺炎及不良免疫反应等发生. 结论 利拉鲁肽对血糖控制不佳超重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治疗效果好,可明显降低体重,改善血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AD)的危险因素。方法 8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踝肱指数分为PAD组(44例),非PAD组(39例)。均由专人测量体质量、身高、血压;同一时间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体质量指数(BMI)。结果与非PAD组比较,PAD组年龄大、病程长;FBG、PBG2h、TG、LDL-C、HbA1c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PAD相关因素是年龄、病程、FBG、PBG2h、TG、LDL-C、HbA1c。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锝(99 Tc)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对心血管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T2DM合并骨质疏松30例(A组),非T2DM的骨质疏松30例(B组)。两组均给予锝(99 Tc)亚甲基二磷酸盐、阿法骨化醇、维D钙咀嚼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椎(L2~L4)与髋部Ward三角区骨密度、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颈动脉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腰椎(L2~L4)与髋部Ward三角区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LDL-C、TG、T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hs-CRP、Hcy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3、6个月后颈动脉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锝(99 Tc)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T2DM合并骨质疏松及非糖尿病骨质疏松,均能改善患者血脂代谢,降低颈动脉内膜厚度,呈现出心血管保护效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疏血通联合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广西第二人民医院106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川芎嗪和疏血通治疗,14d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和川芎嗪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子韶  胡欣  陆新虹  徐欢 《中外医疗》2010,29(10):62-62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效果及不同血糖控制水平的疗效。结果经正规治疗后,45例患者治愈率为60%,显效率为20%,好转率为11.1%,治疗总有效率为91.1%;不同血糖控制水平间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应降糖和抗结核治疗同时进行,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中又以末梢神经炎最为常见.现总结我科以PGE1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60例,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患者共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6岁,平均58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2个月,平均5年.均符合WHO 1985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炎的诊断参照郑白蒂诊断标准.诊断依据为:①患肢皮肤呈对称性疼痛或感觉异常,包括痛觉,温觉迟钝或过敏,感觉异常主要有麻木、蚁走感、发凉等,多呈手套或袜套样分布;②肌萎缩或肌无力,走路不稳或活动受限;③深浅感觉明显减退;④膝反射明显减弱或消失;⑤神经电生理提示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⑥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1].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甲亢与脑梗之间的临床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发病机制和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甲亢合并脑梗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以及治疗结果。结果经对脑梗塞进行治疗外,应积极的配合结合甲亢的治疗,除一例因脑梗塞范围大,病情恶化,治疗无效外,均好转出院。结论甲亢合并脑梗的治疗,除常规治疗脑梗塞外应同时积极给予抗甲亢治疗。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32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踝肱比指数、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内皮素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28例患者中28例踝肱比指数<0.9,占8.5%,并进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25例提示双下肢动脉硬化及斑块,阳性率89%,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体重指数,而相关分析显示下肢血管病变者病程与踝肱比指数呈负相关。结论:年龄、体重指数是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踝肱比指数使用简便、经济与下肢血管彩超相关性好,是临床筛查下肢动脉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莫子韶  陆新虹  周光鹏 《吉林医学》2009,30(21):2632-263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BUN、Scr、UAER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BUN、Scr、UAER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BUN、Scr、UAER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6%)明显高于对照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使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有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并发症组56例,对照组50例.检测其血清胱抑素C、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结果:并发症组胱抑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C可能预测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对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