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约25%的患者发生肝纤维化,1.5%~8%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因此了解脂肪肝发病的相关情况并熟悉其基本防治措施很有必要。笔者通过B超检查对我院部分健康体检者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999年底到 2 0 0 0年底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 6 0例孤独症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6 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3版中的诊断标准。结果 :在 6 0例中 ,平均就诊年龄明显大于发病年龄 ;被误诊为精神发育迟滞的有 12例 (2 0 % ) ;37例 (6 1 7% )母孕期损害及生产不利因素 ;35例 (5 8 3% )有偏食或厌食行为 ;18例 (30 % )有自伤行为 ,且自伤行为与语言功能障碍和智力水平相关 ;父母性格缺陷者占 5 3 3%。症状特点以语言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最为突出。结论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做好围产期保健 ,对防治儿童孤独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咪帕明联合奎硫平对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56例既往单一使用氯咪帕明或5-羟色胺回吸收抑制剂(SSRI)治疗无效的强迫症患者,改用氯咪帕明联合奎硫平治疗,并用Yale-Brow 强迫量表(YBOC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氯咪帕明联合奎硫平治疗后YBOCS、BPRS、 HAMA分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副反应小.结论氯咪帕明联合奎硫平对难治性强迫症治疗安全有效,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4.
韩雪峰  范连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1):4298-4299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分别予阿立哌唑和维思通治疗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分别于服药前与服药后的第1周、第2周、第4周及第8周末各评定一次。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PANSS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临床总有效率:阿立哌唑组显效率72.1%,有效率88.4%;维思通组显效率65.1%,有效率83.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失眠、恶心厌食、口干、肌强直、便秘、震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利培酮相当。结论:阿立哌唑和维思通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副反应差异亦无显著性。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范连梅  聂文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5):1105-1106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与帕罗西丁治疗老年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老年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与帕罗西丁2组,各43例,共治疗8周,采用HAMD评定临床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与帕罗西丁的总体临床疗效相似,副反应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西酞普兰与帕罗西丁治疗老年抑郁障碍均安全、有效,但西酞普兰药物交互作用少,是老年抑郁障碍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范连梅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0):857-857,840
目的:探讨氯咪帕明联合奎硫平对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对56例既往单一使用氯咪帕明或5-羟色胺回吸收抑制剂(SSRI)治疗无效的强迫症患者,改用氯咪帕明联合奎硫平治疗,并用Yale-Brow强迫量表(YBOC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氯咪帕明联合奎硫平治疗后YBOCS、BPRS、HAMA分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副反应小。结论:氯咪帕明联合奎硫平对难治性强迫症治疗安全有效,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杨改芳  范连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3):3562-3563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人跌倒的相应护理和预防措施。方法:通过收集住院精神病人跌倒45例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对引起病人跌倒的多种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论:全面了解病人病情和治疗情况,对病人进行细致的观察,加强防范意识和相应的护理措施及病区管理,可减少病人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性痴呆患者52例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奋乃静组各26例,两组平均剂量分别为(1.3±0.9)mg/d、(4.8±2.6)mg/d。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6周、8周末应用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8周末BEHAVE-AD评分较治疗前均减分明显(P<0.01),但两组间治疗前后BEHAVE-AD的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培酮组的不良反应较奋乃静组少,且程度较轻,一般能耐受。结论:利培酮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疗效与奋乃静相当,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60例孤独症患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9年底到2000年底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的60例孤独症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6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的诊断标准,结果:在60例中,平均就诊年龄明显大于发病年龄,被误诊为精神发育迟滞的有12例(20%);37例(61.7%),母孕期损害及生产不利因素;35例(58.%)有偏食或厌食行为;18例(30%)有自伤行为,且自伤行为与语言功能障碍和智力水平相关;父母性格缺陷者占53.3%,症状特点以语言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最为突出。结论: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做好围产期保健,对防治儿童孤独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