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范吉利  商志远  陈远 《微创医学》2007,2(4):350-35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特点而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患的首选方法,许多原认为是禁忌证的病例也逐步施行LC。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3月行LC治疗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性胆囊炎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是胆道系统中1种高危急腹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正确处理,病死率高。为探讨其临床特点、围手术期处理和手术时机及方式,本文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间60岁以上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进行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28例,女44例。年龄最大84岁,平均69岁。既往反复腹痛12例,最长达18年;有过胆道手术史6例。临床表现:典型夏枯氏三联征29例(40·3%),有精神症状12例(16·7%),收缩压<90 mmHg或P>120次/m in 42例(58·3%),T>39℃或<36℃19例(26·4%),上腹部腹膜炎体征22例(30·5%),外周血WBC>20×109/L 36例…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因为就诊时多已属中晚期,失去了积极治疗机会,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有限,自然生存期仅3~6月,5年生存率不超过5%。改善肝癌患者的预后,除提倡“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外,重要的是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均有其局限性,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则可弥补其不足,发挥相加或相同的抗癌效应,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Judkins法和桡动脉法对 5 1例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依据病变程度、部位 ,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结果  5 1例患者中确诊冠心病 35例 ,阳性率 6 8.6 % ,其中 15例患者置入支架 2 6枚 ,2例合并左主干病变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论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之一 ,可为冠心病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DM)患者,围手术期联用盐酸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治疗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198例ACS合并DM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9例。观察组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替格瑞洛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出血不良反应。【结果】住院期间及随访三个月中,两组患者均无出血性脑卒中、严重胃肠道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严重出血并发症,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有皮下出血及血肿,术后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急性左心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源性死亡、再梗死或支架内急性血栓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CI围手术期联用盐酸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治疗ACS合并DM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病人进行一期切除吻合术。方法完善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行一期切除吻合术。结果手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结论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的病人在完善围手术期的处理情况下一期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对不同年龄段的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的罪犯病变及斑块性质进行分析,探讨其在NSTEA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诊断为NSTEACS并在1周内行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者98例,常规收集病史资料及临床检查指标,按年龄分为≤50岁、50~70岁和≥70岁三组。所有入选患者首先应用256层螺旋CT进行CTA检查,接着在同一次住院期间通过CAG检查进一步确定其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结果通过CTA检查98例NSTEACS患者中查出145个罪犯病变,以非钙化斑块及以钙化斑块为主的混合性斑块为最多见,占90.1%;256层CTA对NSTEACS患者罪犯病变诊断的敏感度为98.2%,特异度高达99.1%。其中≤50岁组CTA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诊断指数分别为:93.1%、98.5%、86.9%、96.2%、91.6%;50~70岁组的相关数据分别为:95.6%、98.2%、85.8%、95.9%、94.2%;≥70岁组的相关数据分别为:94.5%、97.7%、87.9%、95.6%、92.2%。结论 256层CTA对NSTEACS患者罪犯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且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8.
薄晓红  范吉利  张磊  李万军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907-1907,1931
目的了解40岁以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及冠状动脉特点,分析其病因、危险因素、起病特点和预后。方法总结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太和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0例年龄4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及冠状动脉特点、并发症、预后等。结果发病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性占90%,女性占10%),吸烟、酗酒、过度劳累、肥胖、兴奋、家族史、高脂血症是其首要危险因素,起病症状及心电图表现较典型。冠状动脉造影:20例患者有18例行冠脉造影术,其中单支病变14例占77.78%,双支及多支病变3例占16.67%,正常或基本正常者1例占5.56%,并发症少,病死率低,预后良好。结论请补充结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上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怀疑有冠心病且同时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冠脉血管成像检查(冠脉CTA)、冠脉造影检查的68例患者检查资料。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68例患者4个主要冠脉包括左冠脉主支、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共272支检查中显影良好。冠脉CT结果显示病变(+)者共97例,显示无病变(-)者175例,冠脉造影结果显示病变(+)者101例,显示无病变(-)者171例。冠脉CT成像与冠脉造影结果均为(+)者94例,均为(-)者167例。68例可疑为冠心病患者冠脉CT诊断敏感性为93.1%,特异度为97.7%。结论冠脉CT成像具有非侵入性、费用低、灵敏、特异、准确等优点,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筛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再灌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我院急诊收治的84例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经血栓抽吸后冠状动脉内应用血小板GPIIb/IIIa受体阻滞药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1),再行常规PCI术;试验组在PCI术中经血栓抽吸后冠状动脉内应用替洛非班(10μg·kg-1),而后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20 mg),再行常规PCI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节点、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心功能、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对照组和试验组PCI术后恢复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的比例分别为93.18%(41例/44例)和97.50%(39例/4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分别为24.64±6.69和20.05±3.20,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等于3级比例分别为68.18%(30例/44例)和90.00%(36例/40例),术后2 h的ST段回落率分别为86.36%(38例/44例)和92.50%(37例/4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对照组出现心力衰竭5例,心律失常3例,出血事件2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2%(10例/44例);试验组出现心力衰竭3例,心律失常3例,出血事件1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7例/4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替罗非班比较,冠状动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可进一步改善术后心肌组织灌注水平,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减低无复流的发生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