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显著增加.1993年,Chattopadhyay等[1]首次报道并定义凶险型前置胎盘,是指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者.凶险型前置胎盘常伴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严重危及孕妇及胎儿生命安全.我院在剖宫产术中采用子宫胎盘边缘切口,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简易、有效、费用低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方法。方法:对有多年尿失禁症状、经常规检查提示主要为压力性尿失禁的18例妇女采用经阴道尿道中段耻骨弓下骨膜悬吊术加尿道后韧带折叠术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时间45~80min,平均(55±5)min;术中出血量100~300ml,平均(130±20)ml;无1例患者输血,未发生膀胱和直肠损伤等并发症。术后留置导尿24~72h,平均48h;术后住院5~10天,平均6天。18例中治愈12例(66%),改善4例(22%),总有效率为88%(16/18)。1例术后近期因排尿困难剪除悬吊尿道中段的缝线,另1例术前Ⅰ度尿失禁病人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经阴道尿道中段耻骨弓下骨膜悬吊术简单、有效、微创,不需使用特殊、昂贵的器械和材料,疗效好、并发症少,符合中国的国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宫颈癌患者接受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手术前后的下尿路功能进行检查,探讨尿动力力学检查的价值。方法 50例ⅠA2~ⅡA期宫颈癌患者在宫颈癌根治术前及术后接受尿动力学检检查,包括充盈性膀胱测压和压力流率同步测定。结果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术后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比较有明显变化。术后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排尿量、膀胱顺应性、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明显下降。而膀胱初始尿意容量、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明显高于术前。术后平均尿流时间比术前延长。术后3个月下尿路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下尿路功能改变明显,尿动力学检查对术后下尿路功能障碍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期间我院阴式子宫肌瘤剔除(阴式组)术164例及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60例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术后平均最高体温及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都小于对照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OXA10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不孕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以行腹腔镜手术并经病理确诊为EMs合并不孕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18例,A组),以同期行腹腔镜手术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8例,B组)、正常生育组(15例,C组)为对照。分别应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从mRNA及蛋白质水平检测HOXA10基因在EMs不孕症患者在位、异位子宫内膜以及对照组在位子宫内膜的表达。结果:HOXA10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C组的内膜较高;B组稍低于C组,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在位及异位内膜表达水平较C组明显降低(P<0.01);但A组的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OXA10基因在EMs不孕患者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显著降低,可能是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进而引起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组织中HOXA10基因异常DNA甲基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在位及异位内膜HOXA10基因的表达及DNA的甲基化,探讨HOXA10基因异常表达及DNA异常甲基化在EMs发病及不孕机制中的状态和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20例(10例合并不孕)、非EMs患者20例(卵巢良性囊肿10例,输卵管因素不孕10例)。分别采取其在位、异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OXA10基因mRNA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HOXA10基因3个启动子区F1、F2、F3的甲基化状态。结果:EMs在位和异位内膜组的HOXA10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内膜(P<0.01),EMs在位内膜组总甲基化率45%(9/20),合并不孕患者甲基化率50%(5/10)。EMs异位内膜组总甲基化率40%(8/20),合并不孕患者甲基化率40%(4/10)。正常内膜组仅有1例卵巢成熟性畸胎瘤患者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率5%(1/20)。EMs在位、异位内膜组总甲基化率及合并不孕患者甲基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P=0.32),但与正常内膜组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OXA10基因在EMs在位及异位内膜组织中均呈低表达状态,EMs中存在HOXA10基因DNA异常甲基化,EMs合并不孕患者内膜组织中HOXA10基因的DNA甲基化明显高于非EMs不孕患者。EMs中HOXA10基因的DNA异常甲基化可能与其发病及不孕机制有关,深入研究EMs中HOXA10基因DNA异常甲基化,有望为阻断EMs发病或治疗其引起的不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诊断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1例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原发性腹膜癌的临床表现及术前各项辅助检查及肿瘤标记物的表达。术前有无应用腹腔镜检查及腹腔镜下原发性腹膜癌的特点。结果11例原发性腹膜癌患者。5例术前接受腹腔镜检查并确诊,6例术前拟诊卵巢癌,剖腹探查术中确诊原发性腹膜癌,所有患者均行尽量完善的肿瘤细胞减灭术。结论原发性腹膜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和组织学来源与卵巢浆液性腺癌相似,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与卵巢浆液性腺癌很难鉴别。原发性腹膜癌术前诊断确实存在困难。但术前应用腹腔镜检查,可很好的提高术前诊断。虽然两类患者手术和化疗方式相同,预后相似,但术前应用腹腔镜检查,可很好的明确术前诊断,并充分评估能否行腹腔镜或开腹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或评估是否需进行先期化疗。  相似文献   
9.
胡路琴  李锦玉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278-3280
目的:探讨血清表皮生长因子、β-HCG检测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竞争性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2004年6月~2005年1月我院妇科48例异位妊娠患者手术前后、25例先兆流产患者安胎治疗前后、33例正常宫内早孕者、31例健康非孕期妇女静脉血清标本表皮生长因子含量,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测定其β-HCG值。结果:①EP患者术前两次血EGF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先兆流产患者、正常宫内早孕者、健康非孕妇女血EGF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研究对象血清EGF水平与β-HCG水平的相关性低。结论:EP患者血清EGF值显著低于正常宫内早孕者;检测简便、快捷,对辅助诊断EP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评价Cervista HPV检测中A9组阳性与宫颈病变(CIN)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来某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细胞学检查≥ASCUS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且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经病理检验确诊为CIN的患者使用TCT检测,用同一剩余样本进行Cervista HR-HPV检测,共筛选出符合条件A9型组阳性患者208例。结果:208例标本经活检病理确诊CINⅠ为52例,CINⅡ为78例,CINⅢ为75例,浸润癌为3例。随着年龄的增大,CINⅡ~Ⅲ及浸润癌的发生率亦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vista HPV检测A9组对CIN2+有较高的临床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因此在A9组高危型HPV感染在宫颈癌筛查CINⅡ+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