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探讨乳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总结我院490例乳癌根治术的手术经验;结果;1989年-1992年230例乳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率52%,1993年-1996年260例乳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率2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手术因素外,我们认为术后管理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颌面部血管畸形合并颅内外异常交通支的临床资料及特点,为避免脑异位栓塞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对有适应证的120例颌面部血管畸形行患侧颈内、外动脉和椎动脉造影及供瘤动脉栓塞治疗中14例合并颅内外动脉异常交通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中9例栓塞前,5例栓塞后发现颅内外存在异常交通支,占同期血管内栓塞治疗病例的11.7%(14/120),其中枕-椎动脉交通11例,咽升-椎动脉交通1例,颌内-眼动脉交通2例。14例中蔓状血管瘤(动静脉畸形)9例,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4例,葡萄酒色斑并巨唇症1例。结论当颌面部血管畸形合并颅内外异常交通支时,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相似文献   
3.
蓝色橡皮大疮样痣综合征合并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对蓝色橡皮大疱样痣综合征的认识和鉴别。方法 报告1例蓝色橡皮大疱样痣综合征合并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典型病例,并复习了26篇相关文献。结果 蓝色橡皮大疱样痣综合征病例约59%-64%合并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及其它部位皮肤蓝色血管瘤。结论 对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同时伴有四肢和躯干部位皮肤蓝色血管瘤的病人,口腔科医生要注意鉴别是否患有蓝色橡皮大疱样痣综合征的可能。该综合征虽然少见,但时刻潜在着消化道致命性大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上唇血管瘤局部治疗后继发畸形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有关局部硬化剂注射、激光、冷冻、放射性核素敷贴等方法治疗血管瘤的临床报道较多,但无期交发上唇畸形的报道不多。我院自1988年10月至2001年10月临床已治疗各部位,各种类型血管瘤1.7万余例,共发现16例度发无发远期上唇畸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铜蒸汽激光光动力疗法治疗微静脉畸形238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铜蒸汽激光光动力治疗微静脉畸形的疗效,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1997年9月~2003年6月间,采用铜蒸汽激光光动力治疗微静脉畸形238例,其中粉红色(Ⅰ型)20例、浅红色(Ⅱ型)44例、深红色(Ⅲ型)99例、紫红色(Ⅳ型)51例、增厚或结节型(Ⅴ型)24例。结果:随访6个月~4a,治愈68例(28.57%),显效76例(31.93%),有效87(36.55%)例,无效7例(2.94%),其中3例产生瘢痕。结论:铜蒸汽激光光动力疗法具有选择性破坏病灶畸形血管,不损伤正常皮肤的特点,只要治疗技术掌握恰当,选择合适的治疗年龄,多数浅薄型病变能够治愈或获得显著疗效,增厚型病变能明显变薄、颜色变浅、病变发展变缓。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临床鉴别诊断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探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临床鉴别要点。方法 以Mulliken和Waner分类为基础,选择1997年3月至1999年2月在山东省临沂市肿瘤医院初诊,初步诊断为血管瘤未行任何治疗、8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患者81例。81例中,38例说服家长,随访观察,43例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 全组病例随访5—7年。38例病变外观呈红色草莓样、仅局限于皮肤的病变,均于2岁以内开始消退。30例病变外观草莓状并伴明显皮下肿物病变,20例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消退;10例皮下肿物逐渐长大,无消退迹象,其中4例组织活检,3例病理证实为血管瘤伴静脉畸形,1例为血管瘤伴动静脉畸形。13例病变表面皮肤淡蓝色或正常,均伴有皮下肿物者,7例有不同程度的消退;6例持续长大,无消退,其中2例活检,病理证实为静脉畸形。结论 婴幼儿血管瘤均在2岁以内开始消退,血管畸形或血管瘤合并深部血管畸形(混合性病变)时,则病变持续长大,无消退。发病时间、病变的生长速度、病变表面皮肤温度、加压后的变化、病变周围皮肤是否有扩张显露的浅静脉、病变区能否扪及动脉搏动以及瘤内造影是否有明显增粗的回流静脉等指标是临床区别血管瘤和血管畸形或混合性病变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儿鼻血管瘤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鼻血管瘤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 1988年1月至2001年4月,共治疗小儿鼻血管瘤110例,其中平阳霉素瘤内注射76例(I组);甾体激素瘤内注射11例(Ⅱ);无水乙醇瘤内注射7例(Ⅲ组);冷冻治疗6例(Ⅳ组),手术切除10例(Ⅴ组)。结果 I, Ⅱ,Ⅲ,Ⅳ,Ⅴ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8.16%,27.27%,100.00%,50.00%,80.00%;治疗后鼻外形满意率分别为86.84%,18.18%,0.00%,0.00%,10.00%。结论 小儿鼻血管瘤部位特殊,构造精细,结构一旦破坏,很难予以满意修复,作者主张尽早采取有效治疗,不宜盲目等待自然消退。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小儿鼻血管瘤,疗效确切,不良作用小,治疗后的鼻部外形好,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伴发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3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伴发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M 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分析1997年10月至2003年12月间,资料完整的13例KM S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经过。结果:13例患者中,颌面部4例,躯干3例,下肢6例,病变范围均超过8cm;其中血管瘤10例,动静脉畸形(AVM)1例,静脉畸形(VM)1例,下肢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 syndrom e,KTS)1例;血小板均在70×109/L以下,最少10×109/L,平均41×109/L;13例中治愈9例,好转1例,无效1例,死亡2例。KM S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率不高,本组为23.08%,激素治疗无效者,干扰素也无明显效果。结论:本病如能早期选择正确的治疗,多数病例预后较好,但无法根除原发灶的广泛性血管畸形合并KM S预后较差。气压疗法对四肢、躯干、头皮部位的血管瘤合并KM S疗效确切,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平阳星与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和淋巴管瘤的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阳霉素病变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和淋巴管瘤目前已有许多报告,其确切的疗效和优点已为许多学者所论述,但随着治疗病例的增加也出现了某些副反应,有的甚至是严重的。我们自1996年开始应用平阳星(平阳霉素的纯品)瘤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和淋巴管瘤,避免了很多平阳霉素治疗的不良反应。为评价这一新药,今对两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986年6月~2000年6月我院采用平阳霉素和平阳星共治疗血管瘤、淋巴管瘤1 960例,其中获随访半年以上的患者1 835例,平阳霉素治疗组925例(1 019个瘤体),平阳星治疗组910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乳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与防治.方法:总结我院490例乳癌根治术的手术经验.结果:1989年~1992年230例乳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率52%,1993年~1996年260例乳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率2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手术因素外,我们认为术后管理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