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医学来源于临床实践,不断的临床实践是临床医学完善和发展的关键。合格的临床医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需要积累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到临床实际的一个转折过程,是一个再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是确保医学教育质量,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做好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提高带教质量,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LSH)并子宫圆韧带悬吊加官骶韧带缩短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因子宫脱垂行LSH联合子宫圆韧带悬吊加宫骶韧带缩短术重建盆底病例18例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基线资料匹配的子宫脱垂30例为对照组,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比较2组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期12个月,观察手术后阴道穹窿脱垂和性生活等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进行.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研究组性生活状况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长度变短、阴道干涩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2组阴道穹窿脱垂、出现更年期症状和泌尿系异常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SH术并行子宫圆韧带悬吊加宫骶韧带缩短术是治疗子宫脱垂以重建盆底的一种疗效好、创伤小的治疗方式,患者耐受性好,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9.4%-10.4%,国外报道7%-12%,严重影响母婴健康。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然不明确,尚无法对因治疗,临床处理主要依靠早期诊断和对症治疗。因此,建立可靠的预测方法,提高阳性预测值和灵敏度,对降低HDCP发病率和围生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Ⅰb2-Ⅱb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47例,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TP)化疗方案:紫杉醇150~175mg/m2静脉滴注1 d,顺铂50 mg/m2分2 d静脉滴注,化疗后均行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本组47例巨块型子宫颈癌应用辅助化疗治疗,有效率(CR+PR)82.98%(39/47),其中12例Ⅰb2期患者宫颈肿物完全消失,效果显著。不同期别宫颈癌患者化疗后肿瘤均较化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采用NACT可使肿瘤缩小,提高症状改善率和手术切除率,为争取早中期宫颈癌根治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疼痛程度与EMT分期及部位的关系。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疼痛缓解率90.7%。rAFS分期Ⅱ期患者Ⅰ度疼痛占71.4%,Ⅲ期和Ⅳ期患者Ⅱ度以上疼痛占95.5%。单纯卵巢巧克力囊肿和(或)盆腔腹膜EMT患者Ⅰ、Ⅱ度疼痛占88.4%,病灶侵犯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和子宫后壁以及深部浸润的EMT患者Ⅱ、Ⅲ度疼痛占93.0%。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侵犯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子宫后壁和深部浸润是引起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的主要原因,腹腔镜能明确诊断及治疗EMT相关性慢性盆腔痛,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梅毒治疗对胎婴儿的影响,明确妊娠期梅毒抗梅毒治疗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7例妊娠期梅毒孕妇纳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正规治疗组、非正规治疗组、未治疗组.通过对妊娠期梅毒孕妇治疗与否导致不同妊娠结局的观察与比较,综合分析其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转归情况.结果:(1)正规治疗组早产、死胎、死产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01).(2)正规治疗组与非正规治疗组新生儿窒息及分娩先天梅毒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01,P<0.05).(3)正规治疗组新生儿窒息及分娩先天梅毒儿的发生率低于非正规治疗组(P<0.01).结论:通过对产前筛查出妊娠期梅毒后及早、足量、正规的抗梅毒治疗能有效地降低流产、早产、死产和分娩先天梅毒儿的发生率.对妊娠早期(<28周)发现的梅毒患者不必终止妊娠,通过正规、足量的抗梅毒治疗可以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妊娠晚期发现的梅毒患者经过治疗也能降低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不同妊娠结局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晓岚  胡碧洪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838-1840
目的:探讨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不同妊娠结局。方法:将159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根据发病孕周分为4组,A组,〈28周,10例;B组,28~31周,20例;C组,32~33周,16例;D组,≥34周,113例。观察4组孕妇入院时血压、尿蛋白定量、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孕周、保守治疗时间、母儿并发症。结果:A、B组入院时血压及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C、D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4组孕妇发病孕周、分娩孕周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保守治疗时间上,D组时间最短,B组治疗时间最长,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孕产妇并发症中,A组患者中多器官同时受损的发生率最高.D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中围产儿生长受限、低出生体重、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C、D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C、D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与晚发型相比,孕妇起病时间早,程度重,有较多并发症,容易发生多器官功能同时受损。孕32周前围产儿较易发生胎儿生长受限、低体重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而孕32周之后围产儿病率及死亡比与孕34周之后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妈富隆在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妈富隆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评价两者联用在治疗和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中的价值.方法 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接受了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子宫内膜息肉,其中40例(观察组)术后口服妈富隆治疗3个月,另40例未服药患者为对照组.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式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assisted 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LAV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行全子宫切除的患者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三组,其中LAVH-Ⅰ型30例,LAVH-Ⅲ型28例,改良式LAVH30例,观察并比较三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LAVH-Ⅰ型组分别是(85.50±11.68)min(、86.67±20.36)ml,LAVH-Ⅲ型组(90.53±10.95)min、(76.89±14.72)ml,改良式LAVH组(90.53±10.95)min、(76.89±14.72)ml,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三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LAVH操作简便、安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是临床上可供选择的一种新型LAVH术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