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银杏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口服银杏片,一次1片,一日3次;对照组服用脑心通胶囊,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8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其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疗效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等。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2.61%,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2.6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银杏片治疗缺血性脑中风血瘀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电脑中频治疗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2年3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萧山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确诊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辅以电脑中频治疗及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疗程均为28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面瘫恢复情况.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4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5.0%)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依然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一定比例轻度胃肠道不适患者,加服奥美拉唑口服后好转.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轻微疼痛.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在神经系统受损时,能减轻神经细胞受损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电脑中频治疗及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面神经炎效果好,有效率高,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医院内卒中与医院外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差异以及医院内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省71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30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内卒中(101例)与医院外卒中(2949例)患者溶栓治疗各时间点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医院内卒中患者比医院外卒中患者的入院至影像时间长[53.5(32.0,79.8)min vs 20.0(14.0,28.0)min,P < 0.01]、影像至溶栓时间长[47.5(27.3,64.0)min vs 36.0(24.0,53.0)min,P < 0.01]、入院至溶栓时间长[99.0(70.5,140.5)min vs 55.0(41.0,74.0)min,P < 0.01]。在医院内卒中患者中,高级卒中中心比初级卒中中心入院至影像时间更长[59.5(44.5,83.3)min vs 37.5(16.5,63.5)min,P < 0.01],入院至溶栓时间更长[110.0(77.0,145.0)min vs 88.0(53.8,124.3)min,P < 0.05],但影像至溶栓时间更短[36.5(23.8,60.3)min vs 53.5(34.3,64.8)min,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34,95%CI:0.882~0.989,P < 0.05)和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0.912,95%CI:0.855~0.973,P < 0.01)是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与医院外卒中相比,医院内卒中存在一定延误,未来需要建立更加流畅的医院内卒中溶栓流程。  相似文献   
4.
CD14是细菌内毒素脂多糖受体,通过对其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发现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内毒素暴露水平密切相关.CD14基因多态性可影响Th1/Th2免疫应答平衡,从而影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就CD14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浙江省院前急救医疗服务(EMS)是否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预后相关。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省70家医院中行静脉溶栓治疗的212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通过急救车途径到达医院急诊室分为EMS组(808例)和非EMS组(1315例)。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及以下定义为预后良好。比较EMS组和非EMS组起病至溶栓时间(ONT)、起病至入院时间(ODT)、入院至溶栓时间(DNT)和预后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患者3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非EMS组比较,EMS组年龄更大、病情更重、合并心房颤动病史比例更高(均P < 0.05),两组ONT、ODT、DN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EMS与患者3个月预后良好无相关性(OR=0.856,95%CI:0.664~1.103,P>0.05)。结论: 目前EMS途径尚不能缩短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的ONT等,也未能改变其3个月预后。  相似文献   
6.
CD14是细菌内毒素脂多糖受体,通过对其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发现基因多态性与环境内毒素暴露水平密切相关.CD14基因多态性可影响Th1/Th2免疫应答平衡,从而影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就CD14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心肌病是一大类涉及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疾病的总称,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以及其他各种特殊原因引起的心肌疾病,扩张型心肌病是所有心肌疾病中对心功能影响最大的疾病之一。有文献报道加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及院外随访可以达到预防疾病复发的目的。笔者探讨健康教育及院外随访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新疆维吾尔族人群CD14基因全长的序列信息,分析CD14基因的单核昔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nrs,SNPs)和维吾尔族遗传结构.方法 采用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32例健康维吾尔族人CD14基因全长,将测序结果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及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Map)中中国汉族人、日本人、欧洲人及非洲人的SNP进行对比,确定维吾尔族人群CD14基因SNPs的位置、类型和频率.结果 总共有效测序长度约为4000bp,发现了11个SNP位点,这11个位点彼此都处于高度的连锁不平衡.通过11个位点计算出4个主要单倍型,频率最高的是ACAGGGCTGGG,为56.2%.计算出3个频率大于10%的标签SNP(tagSNP).这11个SNP位点里有9个位点在NCBI的dpSNP数据库中已存在,2个是新发现的低频SNP,其中rs2569192和rs4914在维吾尔族人的分布与中国汉族人、日本人、欧洲人、非洲人明显不同,差异有显著性(P<0.01).rs569190和rs2569191在维吾尔族人分布与其他种族人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国维吾尔族人群CD14基因的SNPs分布和遗传结构有别于其他人种,在后续研究中应参考维吾尔族人自己的测序数据.该研究为CD14基因与疾病关联研究候选SNPs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鼻石1例     
资料患者女性,44岁。因左侧鼻塞伴嗅觉减退进行性加重6年,于2013年1月22日来我院就诊。鼻窦CT检查显示:左侧中鼻道内长条形高密度钙化影,大部分突入鼻咽腔,呈圆环形改变,并与咽后左侧壁粘连,左侧上颌窦黏膜增厚(图1)。鼻内镜检查:鼻中隔居中,黏膜充血,鼻甲大小正常;右侧鼻道通畅;左侧总鼻道中后段见黄褐色不规则块状物,表面粗糙,触之质硬如砂石;左侧鼻咽部暴露不清。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肺部感染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脑血管病病死率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有资料显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2.2%[1],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为了探讨其临床特点,现将我院2004~2006年收治的67例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