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就种质、产地、植株性别、环境、栽培措施等因素对银杏植株体内黄酮、萜内酯等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为确定合理栽培措施、实现规范化种植、提高产品器官药用品质提供依据。研究发现,种质、产地、光照、水分、温度等因素变化后,银杏植株体内活性物质含量也会发生变化。特定种质在逆境条件下次生代谢活动加强,活性物质含量增高,当遮荫、干旱、高温等逆境因素发生时,黄酮等活性物质含量增加。修剪、施肥及生长调节物质的施用等作为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叶片等器官产量的基本措施,也能调控植株生理代谢能力,对其体内活性物质合成与积累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阿胶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及其水解产物明胶、多肽、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硫酸皮肤素等。对近年来阿胶化学成分与真伪鉴别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整理,旨在为深化阿胶质量控制与开发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胡晶红  李佳  张永清 《中成药》2014,(12):2648-2652
目的比较驴皮、牛皮、马皮脂肪酸成分差异,为驴皮、牛皮、马皮的鉴别和驴皮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石油醚回流提取脂肪酸,氢氧化钾-甲醇酯化法将提取的脂肪酸甲酯化,GC-MS分析脂肪酸成分。结果 3种样品中均含有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芳香羧酸、其他成分等,但是各类组分的具体成分和含有量存在差异。结论驴皮中主要以饱和脂肪酸为主,主要由棕榈酸、(E)-9-十八碳烯酸、硬脂酸和8-十八碳烯酸构成;马皮和牛皮主要是由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构成,最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均为(E)-9-十八碳烯酸,其余的大量成分马皮主要含(Z)-9-十六碳烯酸、硬脂酸和十六酸,而牛皮中主要含9-十六碳烯酸、对苯二甲酸和棕榈酸,可作为区分驴皮与马皮和牛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单叶蔓荆是蔓荆子药材的来源,也是重要的野生海岸保护植被,是聚社会、生态、药用价值于一体的重要资源。鉴于目前单叶蔓荆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实情,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对山东省单叶蔓荆资源分布情况和资源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目前单叶蔓荆资源栖息地受损严重、种质资源单一、市场效益欠佳等主要问题,提出建立保护基地、选育新品种、多用途开发等多条针对性对策建议,旨在为沿海沙质海岸单叶蔓荆种源的保护和发展利用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白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述了选地、繁殖、施肥方式、修剪方式、除草方式、病虫害防治对金银花药材质量及产量的影响,为金银花的合理种植、提高质量及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毛茛科植物丝叶唐松草Thalictrum foeniculace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溶剂萃取、正相硅胶柱等多种色谱手段对丝叶唐松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丝叶唐松草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3种化合物,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醇(1),2,4-二羟基苯乙酸乙酯(2)和β-谷甾醇(3).结论:化合物1,2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羚羊角药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羚羊角属于名贵中药材,应用范围广,临床疗效卓著,在小儿高热等危重病症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羚羊角及其相关制剂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抗癫痫、抗炎、解热、抗病原微生物、抗血栓、改变血管通透性、抗高血压、镇咳祛痰、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归纳与总结,旨在为深化羚羊角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扫描电子显微镜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迅速发展的一种电子光学仪器,具有制样方法简单、分辨率高、可连续调节放大倍数、景深大、成像立体等特点,应用领域十分广阔。本文对其在生药学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归纳总结,内容包括植物类生药的孢子与花粉、种子与果实、茎叶等,动物类生药的皮、毛、鳞片等,以及矿物类生药的晶体表面与内部结构的形态特征观察等,为促进扫描电镜在生药分类、鉴别等方面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珊瑚菜根、叶与果实挥发油并进行气相-质谱联用仪分析,分别鉴定出45、48、34种成分。其中,根部挥发油以萜类、醛酮类和酸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36.32%、13.43%和13.85%;叶片、果实挥发油以萜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46.74%、73.34%。为探讨珊瑚菜栽培过程中的生理生态问题及其植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