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良孕产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分析。结果146例有自然流产、死胎、畸形生育史患者,染色体查出异常核型11例,其中平衡易位携带者2例,染色体多态7例,单个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2例。结论不良孕产史不仅与染色体异常、多态有关,与单个细胞染色体结构畸变也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设计以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为皮瓣的中心轴,蒂的旋转点定在外踝上方6 cm处,修复足跟部皮肤、骨缺损及复杂的复合缺损22例.结果 22例皮瓣术后全部成活,3例伴跟骨部分缺损经植骨后,术后5周已有骨痂形成.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不牺牲主要血管,手术操作简便,是一种治疗足跟部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分析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的遗传效应。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1189例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按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应用G、C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1189例受检者中,共检出inv(9)29例,检出率为2.44%,其中967例不良孕产史患者中检出inv(9)29例,检出率3.00%,占阳性人数的100%,129例正常孕前体检者及93例原发不孕及闭经患者未检出inv(9),经χ2检验,不良孕产史者与正常孕前体检者之间inv(9)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inv(9)可导致不良孕产史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封闭伤口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外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伤口封闭负压引流的技术运用于骨外露的治疗。方法利用武汉VSD公司的产品治疗骨外露患者20例。结果所有骨外露都被肉芽覆盖,肉芽新鲜,质量高。结论VSD封闭创面负压治疗骨外露效果好,目前病房里常规使用的中心负压吸引的压力(60kPa)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封闭负压引流是骨外露的一条新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告AF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应用。方法:我院开展该类手术以来,对64例经诊断的胸腰段骨折,给予AF系统固定或同时行椎板减压、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伤椎高度和Cobb角均有满意的恢复,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6°矫正到术后约5°。骨折椎体高度完全恢复者36例,21例>90%,7例>80%。神经功能除神经损伤按Frankel标准分级A级的无变化外,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AF内固定加植骨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6.
多节段非相邻性胸腰椎骨折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1例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神经损伤Frankle分级:A级2例,B级2例,D级8例,E级9例。15例行手术治疗,5例行非手术治疗,1例放弃治疗。结果经3个月~5年的随访,有神经症状的11例Frankle分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8例D级恢复至E级,1例A级恢复至B级,1例A级、1例B级恢复至C级。1例双AF系统固定的患者因过早负重于术后7个月出现断钉,遗留了腰痛及后凸畸形。7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症状,其中非手术治疗者5例,手术治疗者2例。结论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脊柱骨折的类型、稳定程度及脊髓神经损伤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治疗新方法。方法 2007年11月至2009年12月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32例、57个椎体。结果无术中、术后死亡及脊髓神经损伤情况发生。椎体前纵韧带后渗漏2例,椎弓根内渗漏1例,椎间隙渗漏1例。无感染、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椎体高度平均恢复90%以上。所有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有2例仍有腰痛,但服止痛药有效。经3~25个月随访,平均11.2个月,无一例疼痛复发,椎体高度经X线片检查无改变。结论通过对32例、57个椎体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结果分析,局部麻醉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高发区,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脆性和血红蛋白电泳(Hb电泳)联合检测在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遗传实验室检查已被基因诊断证实的309例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患者和201例非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CV、红细胞脆性、Hb电泳单项检测对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9%、82.2%、82.8%及85.1%、88.6%、79.1%;MCV加Hb电泳、MCV加红细胞脆性试验,两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99.7%、99.7%及75.6%、84.1%。经u检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与各单项检测灵敏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V加电泳及MCV加脆性检测优于单项检测。建议条件有限的基层医院用MCV加红细胞脆性筛查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简单、易行。有条件的医院用MCV+Hb电泳筛查珠蛋白生成障碍贫血,灵敏度、准确度均高,并能对其他异常血红蛋白病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9.
关节内软骨下截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患者采取关节内软骨下截骨撑起,再植骨,并用支撑钢板、松质骨螺钉坚强固定的方法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4个月。优7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1.6%。1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结论关节内软骨下截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易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易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2007年5月~2009年12月,32例50个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于本科接受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所有手术都在X线透视下进行,经皮置入工作管路,既而进行球囊撑开和骨水泥固定。手术可以选择单侧或双侧入路,注意避免球囊将椎体撑破,以及发生骨水泥渗漏和复位不良。结果:32名患者术后很快疼痛消失,但有8个椎体发生了骨水泥渗漏,并且对于椎体高度恢复的情况,10个椎体无明显变化,20个恢复超过50%,16个几乎完全恢复,4个仅有椎体前高恢复。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以有效地治疗老年人的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还能明显降低由于卧床带来的并发症,手术应该尽早进行,重点应放在治疗疼痛,而不是骨折的复位。掌握好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技术以及把握好骨水泥的推注时机是取得手术成功,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