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胰肠、胆肠吻合口痿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约高达50%。我院对3例壶腹周围胰头肿瘤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在Child重建术式基础上行胆、胰液双管体外引流,术后无瘘发生,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76岁、68岁、65岁。病理检查:胆总管下段腺癌1例;胰头痛2例。1例术后并发肠梗阻经再次手术治愈出院,无胰痿、胆瘘发生,无手术死亡。 1.2 手术范围及双管外引流方法:手术切除范  相似文献   
2.
黄艳芳  胡孝海 《河北医学》2014,(10):1619-1621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5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 水平,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hs-CRP相关因素。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BMI、腰围、SBP、DBP、TC、TG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型糖尿病患者BMI、腰围、FBG、HOMA-IR与血清CRP 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HOMA-B与血清CRP 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hs-CRP 水平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可能与超重或肥胖及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48例行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绞窄性肠梗阻(绞窄组)98例,非绞窄性肠梗阻(非绞窄组)50例。结果腹膜刺激征及肠壁不强化或弱强化是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预测指标(OR=4.255,P0.001;OR=4.743,P0.001);发热及腹水预测绞窄的OR值分别为3.051、2.998(P=0.021,P=0.003)。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更易发生非绞窄性肠梗阻(OR=0.064,P0.001)。结论预测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指标是腹膜刺激征和肠壁不强化或弱强化。但是发热、腹水、腹部手术史也有助于判断是否绞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基于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牵伸运动治疗髌股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牵伸运动治疗,对照组采用痛点电疗联合牵伸运动治疗。比较2组患者VAS评分、Lysholm评分和Q角大小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下降,Lysholm评分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Q角比较(P<0.05);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理论治疗髌股疼痛综合征,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且疗效优于局部痛点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寻求积极合理的治疗方法,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性残疾程度及降低复发率。方法:将本院住院治疗的110例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设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运用医院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就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予以治疗,且对比分析其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其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差异显著,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P〈0.05),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予以复方丹参进行治疗,其能在有效控制出血期症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及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的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89例首次化疗前的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等,并结合患者的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及其他)、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TNM分期(0期、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及淋巴结转移(N0、N1及N2)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肺癌患者血浆FIB、D—D及PLT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APTT与PT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鳞状细胞癌及大细胞癌患者的FIB、APTT、PT、D-D优于腺鳞癌、腺癌与小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肿瘤分化程度患者的FIB、APTT、PT、D—D均优于低分化程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与Ⅲ、Ⅳ期之间FIB、APTT、PT、D—D及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优于Ⅲ、Ⅳ期;N0、N1、N2期两两之间FIB、PT、APTT、D—D及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与淋巴结转移具有负相关性(P〈0.05),FIB、D-D及PLT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系,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也可能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的信号;肺癌患者极易发生血栓。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胃肌层内迷走神经切断术式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疗效。方法胃肌层内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52例,并与同期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单纯缝合修补术41例患者对比分析。结果A(治疗组)、B(对照组)二组病例术后5-肽胃泌素胃酸分泌试验:基础排酸量(BAO)、最大排酸量(MAO)、高峰排酸量(PAO),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至6年,治疗组无1例复发,对照组复发12例(29.3%),再次手术7例(17%)。治疗效果按Visiek分级:Ⅰ、Ⅱ级治疗组达94.2%对照组为48.8%。结论胃肌层内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迷走神经切断彻底、操作简捷、并发症少,疗效优于单纯缝合修补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