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p63蛋白在喉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喉鳞癌组织中p63、p53的表达。结果 (1)50例喉癌组织中有46例p63阳性表达,阳性率92%;42例p53阳性表达,阳性率84%。(2)在喉癌组织中,p63与临床分期相关(r=-0.338,P<0.05),p63表达与p53表达之间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p63高表达的肿瘤恶性度相对较低。(2)p63与喉鳞状细胞癌的细胞分化发展关系密切。(3)p63对鳞状细胞癌具有特异性标记作用。  相似文献   
2.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小儿气道异物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在小儿气道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5例可疑为气道异物的患儿行螺旋CT容积扫描,对CT薄层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显示气道异物后,再经支气管镜下取异物。结果70例MPR显示气道异物的患儿,经支气管镜检查均于MPR显示高密度影处发现异物并取出。5例MPR无异物显示者气管镜检查未查见异物。其中总气管内异物10例,右支气管32例,左支气管28例。结论MPR对气道异物的显示率高、定位准,能明显提高气道异物的术前确诊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6周均干耳.结论 术前耳部螺旋CT可以帮助确定手术入路,指导乳突腔处理,但对鼓室成形术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4.
蝶窦感染性疾病常伴发于其他鼻窦感染或邻近炎症的蔓延,单独的蝶窦炎临床上很少见。我们于1993年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52岁。因右侧头痛10天伴高热4天.于1993年4月4口急诊入院。入院前10天患者感觉右侧持续性头痛,伴有咳嗽,痰不多无血迹。4天前开始发热,高达39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耳腔冲洗负压吸引或置管术,同时刮除增殖体、切除扁桃体肥大者45例,术后1~5年随访结果,听力提高≥30dB,声阻抗测试示鼓室压为峰型。认为刮除增殖体与肥大的扁桃体才能解除中耳及咽鼓管炎症水肿和堵塞的病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58例鼻源性头痛的病例进行鼻内镜、CT检查,并行鼻内镜手术。结果42例头疼完全消失,14例好转,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结论CT结合鼻内镜技术可提高慢性鼻源性头痛的诊断水平,通过鼻内镜微创手术,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使慢性性鼻源性头痛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底手术中颈内动脉(ICA)定位的解剖学标志.方法 将20例40侧新鲜成人尸头的颞骨制成标本,连续切片后嗜伊红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测量,统计岩段ICA管垂直段和水平段的平均最大直径、ICA膝部与相邻重要结构耳蜗的最短距离和平均最短距离;计算ICA管裂开的出现率.结果 在岩骨,ICA管水平段居于耳蜗的前内侧,ICA管垂直段位于鼓室的下方,ICA膝部居于耳蜗的内侧;岩段ICA管垂直段的平均最大直径为(7.92±0.96) mm,水平段的平均最大直径为(5.96±0.90) mm;膝部与相邻结构耳蜗的最短距离为0.37 mm和平均最短距离(2.94±0.91) mm;岩段ICA管裂开的出现率l5%.结论 经耳侧颅底手术、经耳前(后)-颞下窝手术入路中,可通过定位耳蜗来定位ICA,避免ICA的损伤;岩段ICA管裂开的出现率较高,增加了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疾病是一种全球性的人类多发病,且发病率日渐增高,病情日益复杂,目前WHO已将其列为21世纪重点研究和防治疾病.因此了解本地区变应原分布,对变应鼻炎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检测苏州地区104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状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诊,颅略外伤后海绵窦动脉瘘、动脉瘤所致的严重鼻出血极少见,本文介绍了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3例海绵窦动静脉瘘、动静脉瘤并发严重鼻出血的病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80岁,因左面颊部伴眼部肿胀4月余于2006年6月8日收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患者曾于1974年患鼻咽鳞癌,在上海肿瘤医院放疗,至今未复发;2004年曾因右面颊部肿胀入我院治疗,术中证实为右上颌窦霉菌感染,术后口服大蒜素(40 mg,每日3次)等抗真菌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