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是儿童常见疾病之一[1-2]。5岁以下儿童FS发病率为2%~4%[3-4],30%~35%的儿童在1年内会出现FS复发,其中首发年龄较小的患儿复发率高达50%[5]。FS的高复发率可影响儿童的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发作时的典型症状可影响儿童的个性和心理健康发展。FS可分为单纯性和复杂性FS,其中复杂性FS预后不佳,多次FS复发可使癫痫风险增加[6-7]。研究表明,FS患儿发热时使用退热药不能降低FS复发率[8-10];此外,间歇性给予抗癫痫药治疗FS随访6个月至2年的研究显示,抗癫痫药物可降低FS复发率,但其不良反应的风险大于潜在益处[2,8-9,11]。  相似文献   
2.
临床药师在门诊时也遇到了备孕期女性和准妈妈们关于叶酸的许多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叶酸超标还需要补充吗 有准妈妈咨询,孕早期检测出叶酸超标了一些,还需要继续服用叶酸吗?其是叶酸中等代谢障碍,吃的是国免的0.4mg叶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羚羊角治疗儿童热性惊厥(FS)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ce 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自建库至 2019 年 8 月发表的羚羊角联合常规方案治疗儿童 FS 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 Cochrane 系统评价手册 5.1.0 进行质量评价,Rev Man 5.3 统计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 9 项研究,合计 753 例患儿。Meta 分析结果示:随访 6 个月羚羊角组与对照组 FS 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 RR =0.58,95% CI(0.30 ~ 1.11),P = 0.10];随访 12 ~ 24 个月羚羊角组 FS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RR =0.32,95% CI(0.18 ~ 0.55),P <0.001];羚羊角组 FS 平均复发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 =0.53,95% CI(0.25~ 1.12),P =0.10];羚羊角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RR=0.71,95%CI(0.43,1.32),P=0.32],纳入文献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结论:对于 FS 患儿,发热时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羚羊角可降低 12 ~ 24 个月 FS 复发率,其安全性与对照组相当。但由于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低,上述结论有待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IL-33对胃癌细胞自噬调节的作用,分析其对胃癌细胞的作用靶标,阐明胃癌细胞顺铂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不同剂量IL-33处理下,胃癌细胞MKN45和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的增殖率、胃癌细胞对4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及胃癌细胞对顺铂及其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的敏感性。Westernblot法检测IL-33作用下,胃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α/β(LC3A/B)、Beclin1和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相对表达量的变化。结果高剂量IL-33促进胃癌细胞增殖。≥128ng/LIL-33处理后,胃癌细胞对顺铂产生显著抵抗作用,顺铂共培养的胃癌细胞增殖率显著上升(P<0.05)。IL-33作用下胃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A/B和Beclin1相对表达量提高(P<0.05),3-MA逆转了IL-33对胃癌细胞的顺铂耐药效应(P<0.05)。添加iST2-1,IL-33处理下的胃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顺铂共培养的胃癌细胞增殖率降低(P<0.05)。结论IL-33能够通过与ST2结合介导胃癌细胞自噬水平增加,进而产生对顺铂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复方鲜竹沥液联合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124例咳嗽性哮喘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鲜竹沥液联合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钠治疗,共治疗8周。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和复发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 E(IgE)],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pred)]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2.26%(P<0.05);治疗前两组IL-8、TGF-β1、TNF-α和IgE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TNF-α和IgE水平低于对照组,TGF-β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EV1%pred、FEV1/FVC、PEF%pred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pred、FEV1/FVC、PEF%pred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头晕、嗜睡、恶心、皮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26%和18.60%(P>0.05),随访1年观察组的复发率4.84%低于对照组17.74%(P<0.05)。结论 复方鲜竹沥液联合布地奈德和孟鲁司特钠治疗咳嗽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肺功能,减少复发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与分析浙江省中医院巴曲酶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促进其安全合理使用。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检索出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浙江省中医院出院并使用巴曲酶注射液的患者364例,对该药的用药目的、用药方案、血纤维蛋白原水平、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4例患者共使用巴曲酶注射液1 238瓶,平均用药量3.4瓶/例,分布于骨伤科、耳鼻喉科、普通外科和针灸科。57.4%的患者术后使用巴曲酶注射液改善末梢及微循环,为说明书用药禁忌证;7.4%的患者溶媒选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但未缓慢静脉滴注,可能达不到静脉滴注1 h以上的要求;9.1%的患者用药疗程>5次,疗程偏长;33.8%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未常规监测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未及时调整用药,增加出血风险;与抗凝药、抗血小板药、溶栓药或非甾体抗炎联合使用共114例(31.3%),存在与2种抗凝/抗血小板药同时使用的情况,为说明书用药禁忌证。未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结论 浙江省中医院巴曲酶注射液消耗量较大,临床使用尚未完全规范,主要存在禁忌证用药、疗程过长、未监测纤维蛋白原水平、联合用药不合理等问题。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