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8月至2011年12月施行的253例次原位肝移植(其中2例次为二次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对35例次胆道并发症的诊断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53例次原位肝移植,其中35例次发生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13.8%,其中胆道狭窄21例(60%),包括胆管吻合口狭窄13例(6例合并有胆道结石/胆泥),非吻合口胆管狭窄8例;胆漏12例(34.2%),其中4例合并有吻合口狭窄;胆道出血2例(5.7%)。35例次患者中行ERCP处理17例次(48.6%),治愈及好转26例次(74.3%),1例次行二次肝移植,死亡2例次。结论胆道并发症首先应考虑非手术治疗(包括ERCP),而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再次手术胆道探查是必要的治疗手段,对于严重胆道损伤导致移植物功能丢失,二次肝移植是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应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成人首次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90 d内)预后进行判断,筛选出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1年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施行的221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研究条件的218例患者分为训练样本(2004年8月至2010年6月,188例)和验证样本(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30例).根据术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术后生存时间≤90 d,34例)和生存组(术后生存时间>90 d,184例).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建立早期预后的判断函数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RxC表的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死亡组与生存组受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4±11)岁和(51±11)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681,P>0.05);术前平均Hb分别为106.7 g/L和119.2 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9,P<0.05).两组患者的肌酐、尿素氮、Alb、TBil、IBil、Na+、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活动度、PLT、营养危险指数、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术前肝性脑病、术前肝肾综合征、术前消化道出血、术前感染、术前糖尿病、Child-Turcotte-Pugh肝功能分级、心功能分级、麻醉危险度分级、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术中输血量、腹腔积液量以及术中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7,-2.595,-3.290,-3.486,-2.562,-2.577,-3.670,-3.882,-3.625,-3.557.-3.837,-1.974,-3.693,-3.815,x2=19.632,9.756,28.143,Z=-4.175,-3.905,-4.865,-3.564,-5.822,P<0.05).影响成人首次肝移植术后早期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术前肝性脑病、术前肝肾综合征、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和术中尿量.其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146、0.188、0.257、0.181、-0.340.用判别函数对训练样本进行回顾性考核判断正确率为89.9% (169/188),验证样本前瞻性考核判别正确率为90.0%(27/30).结论 根据患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尿量以及术前是否合并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可在很大程度上预测成人首次肝移植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