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肝脏Ⅳ病变肿瘤的MRI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的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患有肝脏IV病变肿瘤患者的MRI检查资料,针对性分析MRI增强扫描对肝脏IV病变肿瘤的MRI影像学的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 35例患者中检出肝脏IV病变肿瘤患者32例,检出率达到91.4%。MRI平扫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清楚,信号均匀,动态增强可见肝脏Ⅳ段病灶从边缘开始强化,逐渐向中心填充,强化程度类似于血管,冠状位及轴位最终可见肝脏Ⅳ段病灶基本被造影剂填充完全,仅仅有少许纤维疤痕。结论MRI增强扫描在肝脏IV病变肿瘤的的诊断过程中,能够较为准确诊断,有助于早期的外科干预,因此MRI增强扫描可作为肝脏IV病变肿瘤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在临床上结合其他影像学手段对患者进行有效救治。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Bio-oss/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复合物修复牙槽骨缺损区后牙移动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牙槽骨缺损区行正畸矫治的患者38例(65颗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9例34颗牙)和观察组(19例31颗牙),对照组于牙槽骨缺损区植入Bio-Oss骨粉,观察组于牙槽骨缺损区植入PRF/Bio-Oss复合物。记录两组正畸治疗前创面愈合情况;根据锥形束CT(CBCT)计算正畸牙齿术前-术后6个月、术前-术后12个月(正畸治疗6个月)平均垂直骨吸收量、骨密度值;术后6个月、12个月计算正畸牙齿各部位唇侧骨厚度及月平均移动距离。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2周创面愈合率大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前-术后6个月、术前-术后12个月垂直骨吸收量低于对照组,骨密度平均值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正畸牙齿颈部、中间、根尖的唇侧骨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正畸牙齿月平均移动距离小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PRF/Bio-Oss复合物修复牙槽骨缺损区可减少缺损区骨吸收量,提高骨密度值,进一步减小术后正畸牙齿移动距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